-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子核物理的对象核外电子
2、饱和性 正因为核力是短程力,只作用于相邻的核子,所以表现出正比于原子核的质量数A的规律。 即比结合能的值近似为常数,不随A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了饱和值。可以说,核力的饱和性必然要求核力为短程力。 短程性和饱和性是核力最重要的两个特性。 3、强相互作用 核力的强度必须足以克服质子之间的静电斥力而把它们紧密地束缚在一起。事实表明,核力的作用强度比电磁力的强度约大100倍;是万有引力的1038倍。 4、核力与电荷无关 大量实验事实表明,在原子核内,无论中子与中子之间,质子与质子之间,还是中子与质子之间,表现的核力是相同的,与核子是否带电无关。 5、核力在极短程内存在斥心力 由质子被质子散射和质子被中子散射的实验研究显示,当两核子的间距大于10 fm时,核子间完全无核力作用;当两核子的间距在0.8~2.0 fm时,核力明显地表现为引力;当两核子的间距小于0.8 fm时,核力表现为强烈的斥力作用。 而对这种斥心力的细节,目前尚无认识。正是由于这种斥力作用的存在,才使所有原子核具有相同的密度。 6、核力与自旋有关 两核子之间的核力与它们的自旋的相对取向有关。 二、核力的介子理论 量子电动力学揭示,带电粒子间是通过电磁场而进行电磁相互作用的,电磁场是量子化的,其场量子就是光子,即带电粒子间通过交换光子而发生相互作用。 那么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什么传递的呢?如果也是通过某种场传递的,那么这是一种什么场?这种场的量子又是什么呢?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49 提出介子理论 (Yukawa Hideki 1907~1981) 1935年,日本理论物理学家汤川秀树(1907-1981)把核力与电磁力相类比提出了核力的介子场理论,回答了这些问题。 介子场理论认为,核力也是一种交换力,是通过介子场传递的,介子场的量子是介子,汤川秀树预言了这种介子的静质量大约是电子质量的270倍。由于质量介于质子质量和电子质量之间,故命名为介子。 直到汤川秀树提出核力的介子场理论之后十二年,于1947年鲍威尔(c.f.powell,1903-1969)等人才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这种传递核力的 介子。? 介子有三种,? 、 和 , 和 的质量都是电子质量的273.3倍,? 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264倍。 介子传递核力的情形可以用费曼图表示, 在前两种情况中,相当于两个发生核力作用的核子互相交换了位置,所以表现为交换力;后两种情况是通过释放、吸收 实现的,核子不变,表现为非交换力,属于寻常力。 可见,核力是交换力和寻常力的混合。 由于核子不断地发射 介子,在核子周围形成 介子云,在极短时间内被邻近的核子吸收,或者又被核子自身吸收,于是相邻核子之间频繁地交换 介子,这正是核力产生的根源。 §7.6、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 目前已知的两千七百多种核素中,绝大多数是不稳定的。不稳定的核素要自发地变化,转变为另一种核素,同时还要释放出一定的粒子流,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衰变。核素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粒子流,称为射线。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 放射性衰变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衰变:放出氦核 的过程。 (2) 衰变: 衰变是放出电子(e- )和反中微子 的过程。 衰变是放出正电子(e+)和中微子 的过程。 电子俘获(EC)是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的过程。 (3) 衰变:即 跃迁,是放出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的过程。 内转换(IC),就是原子核把激发能直接交给核外电子,使电子离开原子的过程。 (4)自发裂变(SF):原子核自发地裂变为两个或多个质量相近的原子核。 (5) 几种罕见的衰变模式。 一、指数衰变律 在衰变过程中,不断由一种核(称为母核)转变为另一种核(称为子核),同时放出射线。随着母核数目的减少,放出的射线的强度也必定相应变弱。实验发现,无论母核数目的减少,还是射线强度的减弱,都遵从指数衰减的规律。 假如在t时刻放射性核素中包含的母核的数目为n,经过了dt时间,母核减少了dN。显然,母核减少的数目应正比于t时刻母核的数目N,也应正比于衰变经历的时间dt,于是引入比例系数 后,可写为下面的等式 比例系数 称为衰变常量,表示母核随时间衰减的快慢,对确定的放射性核素和确定的衰变方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