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探究.docVIP

《镜花缘》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镜花缘》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探究

《镜花缘》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探究??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林太乙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发挥译者主动性,对原文中大量偏离故事情节的内容进行选择性地翻译,并始终把目标读者放在第一位,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基本实现功能对等,达到翻译目的。鉴于林太乙身份的特殊性,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作者李汝珍的生平和写作背景。第二部分,简介译者林太乙及其翻译背景。第三部分具体例子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关键词:《镜花缘》 翻译策略 林太乙 译者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233-02 一、《镜花缘》及作者简介 在中国瀚如烟海的小说中,清代作家李汝珍的《镜花缘》[1]是一部经典奇书。共100回,前部分描写唐敖、林天洋、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中途径“女儿国”“君子国”“两面国”等国的所见所闻;后半部分叙述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的故事。小说中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融合了中国古代成仙修道、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还包含药学、音乐、数学等专业知识,突出了当时的社会问题。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2]中把镜花缘称为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自此这类小说便称为才学小说,最典型的特点是炫耀作者的才学。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客观评价了该小说及作者:“盖惟精声韵之学而仍敢于变古,乃能居学者之列,博识多通而仍敢于为小说;惟于小说又复论学说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牍而不能自已,则博识多通又害之。”[2](42-27)此小说情节新颖并用了许多独具中国古典文化特色的词语,但在目的语中很难实现等值翻译,译者必须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再现原作风姿 二、译者简介 林太乙,1926年4月生于北京,是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次女。她的文笔清新俊逸,简明练达,自然生动。她中英文造诣俱深,著有《林语堂传》、《林家次女》等传记,有The Lilacs Overgrow(《丁香遍野》)、Kampoon Street(《金?P街》)、《春雷春雨》等小说。她在1964年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邀来翻译镜花缘。林曾在译本的序言写到:“我在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准备这份译稿时,努力译出一个能够吸引西方普通读者的译本。”[3]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林的目标读者是西方普通群众,而不是某个专业领域的读者,她肯定会采用一定的翻译策略将其译为一部趣味性和可读性高的、符合英语思维和文化传统的译作 三、译者主体性分析 译者的主体性刚开始并没有得到翻译界的重视,人们只关注语言层面,忽视翻译过程中译者作用。译者也经历了从幕后到幕前,从隐形到显形的漫长过程。林在翻译时《镜花缘》时,先了解小说特色与背景,然后总揽全局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同时使用了归化法和异化法。在尽量忠实原作风姿神韵的同时,还要满足译入语国家的读者需求。这些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本文主要从人名、宗教词语、称谓语三个方面分析译者在发挥主体性中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 (一)人名 首先,中国人“重姓轻名”,姓在前,名在后,中国传统文化以先者为尊,祖先传递下来的代表家族共性的“姓”自然就要在前。名表明了与他人的亲属关系和父辈们的期望。再来,中国的名体现了古代传统价值观。女生名应体现阴柔之美,男子名则体现阳刚之气。林太乙面对名字可以传达出如此多内涵意义,选取了归化策略,保留了汉语名字“姓在前,名在后”的特点。例如,“黎红薇”译者将姓“黎”直译为“Li”,名“红薇”意译为“red rose”。汉语中“辉”的意思是“荣耀”。所以林翻译蒋氏家族名字时“蒋”音译为“Chiang”,而春辉(Spring Glory),秋辉(Autumn Glory),丽辉(Pretty Glory),素辉(White Glory),星辉(Star Glory),月辉(Moon Glory)则被意译。从而目标读者可以知道:在中国,在同一个家族中的同一代人名里有一个相同的字,因为他们名字里都有相同的字“辉”。为了传达人物姓名的特殊意义,林用音译法加意译法来翻译名字。还有许多同样的例子如:文芪 (Wen Sedge),文菘(Wen Cabbage),文芸(Wen Honeybush)。“林宛如”和“阴若花”译为“Lin Pleasant”与“Yin Flowerlike”,这充分体现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和其姓名的含义,使读者易于理解。对于原著中的历史人物的姓名,她则全部采用音译,只在某些人名前加上头衔以表明他/她的身份,如“武则天”译为“Empress Wu Tse- tien”,“唐中宗”译为“Emperor Chung- tsung”,“上官婉儿”和“徐敬业”译为“Shangkuan Waner”和“Hsu Ching- yeh”。林在努力再现这些人物原始面貌的同时,还在译文后的附录中对他们有详尽的介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