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巴塞尔协议的由来及其影响
浅析巴塞尔协议的由来及其影响
浅析巴塞尔协议的由来及其影响第一节 巴塞尔协议的产生及其演变《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Banking Supervision, BCBS)自 1975 年至今所制定发布的一系列原则、协议、标准和建议的统称,是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BIS)成员国的中央银行统一监管的有机文件体系,因此,又称为巴塞尔文件体系(Basle Framework)。发展至今,《巴塞尔协议》共包括这样一系列文件:1.《1975年协议》,简称《库克协议》;2.1983 年《对银行国外机构监管的原则(Principlesfor the Supervision of Bankrsquo;s Foreign Establishments)》;3.《1988 年资本协议》,全称《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Capital Measurement and Capital Standards)》,简称《旧巴塞尔资本协议》;4《.1992年 7 月声明》,即《国际银行集团及其跨境机构监管的最低标准(MinimumStandards for the Supervision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Groups and TheirCross-Border Establishments)》;5.1996 年《资本协议关于市场风险的补充规定(Amendment to the Capital Accord to Incorporate Market Risks)》;6.1997 年《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Core Principles for Effective Banking Supervision)》;7.2004 年《巴塞尔资本协议修订框架》,全称为《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修订框架(Basle II: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apitalMeasurement and Capital Standards: a Revised Framework)》,即《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一、1975 年《海外银行分支机构管理规则》上一个世纪中后期,国际商业银行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各国资本市场及金融政策自由化等因素推动下,逐渐打破了传统金融业务界限,与投资银行业务相互渗透。为了扩大市场分额,各银行竟相推出新型的融资工具和融资形式,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Items,OBSI)迅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利率风险、营业风险乃至国家风险越来越大[1]。到了上个世纪 70 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开始显露; 1973~1974 年的石油提价导致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国际收支出现前所未有的逆差,而发展中国家中的一些产油国出现巨额顺差,这些顺差大部分被存入银行用于贷款或者资金回流,由此产生了债权国和债务国的分野。由于商业信贷泡沫的不断增大,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表现诸多弊端:(1)越来越脱离国内的银行管制,同时国际银行监管又十分薄弱,使银行监管出现很大的漏洞;(2)金融操作与金融工具的创新,使银行经营的资产超过银行资本几十倍,使风险增大;(3)国际金融投资活动使一些银行从中获得暴利,也使一些银行受到巨大损失,严重危害各国存款人的利益。长期忽视商业银行风险的恶果终于显现:1974 年 7 月 26 日,联邦德国赫斯塔特(Herstatt Bank)银行被宣告破产。为了应对由此带来的相关问题,1974 年9 月,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起,美、英、德、法、日、荷、意、比、瑞士和瑞典十国集团;[2]的中央银行行长在国际清算银行总部所在地巴塞尔,成立了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国际银行进行监管[3];十国集团;的誓言的余音尚未消散,1974 年10 月 8 日,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Franklin National Bank)又宣布破产,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惊愕之余,开始全面审视对拥有广泛国际业务的银行的监管问题。[4]1975 年,库克协议;终于踏上了历史舞台,它的其准确的名称是《银行海外 分 支 机 构 监 管 原 则 ( Principles for the Supervision of Bankrsquo;s ForeignEstablishments)》。该协议内容较为简单,核心内容就是针对国际性银行监管主体[1]Christopher Viney. McGrathrsquo;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struments and Markets, 5th editi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1月黑龙江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年1月黑龙江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影视剧导演聘用合同模板(经纪合同)5篇.docx VIP
- 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人教部编版.ppt VIP
- 鸭人工授精技术.docx VIP
- 01-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5万(试行).doc VIP
-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临床应用.doc VIP
- 基本药物处方—血塞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docx VIP
- 2024丽水市遂昌县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2016血塞通注射液临床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再评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