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岛地区鹅掌柴炭疽病病原菌鉴定
青岛地区鹅掌柴炭疽病病原菌鉴定?? 摘要:2015年鹅掌柴炭疽病在青岛地区发病严重,发病率达50%。本研究从青岛城阳区采集鹅掌柴炭疽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结合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青岛地区鹅掌柴炭疽病的病原菌是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Sacc.)。此病原菌引起的鹅掌柴炭疽病在山东省是首次报道
关键词:鹅掌柴炭疽病菌;胶孢炭疽菌;形态特征;分子鉴定
中图分类号:S436.8+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6-0092-03
鹅掌柴(Schefflera actinophylla [Endl.] Harms)俗名大叶伞,隶属五加科,鹅掌柴属,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常绿观叶木本花卉植物,可用于花园、花坛、道路绿化或者作为盆栽置于庭院和室内观赏。鹅掌柴原产于大洋洲、我国广东、福建等亚热带雨林,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现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但是,鹅掌柴在繁殖和栽培种植时常会发生病害,大大影响其观赏价值。对鹅掌柴的病原真菌,美国记载了15种[1]。在我国,2003年,习平根等[2]调查鉴定了广东省鹅掌柴12种真菌病害及其病原菌,其中以叶疫病和炭疽病危害较重。2012年,黄江华等[3]对广东省鹅掌柴炭疽病病原菌进行鉴定。2015年,鹅掌柴炭疽病在青岛地区发病严重,发病率高达50%。为有效防控鹅掌柴炭疽病,笔者用病原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青岛市鹅掌柴炭疽病病原菌,为该病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1.1.1供试材料2015年11月采集青岛城阳地区的鹅掌柴炭疽病病叶,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
1.1.2试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蒸馏水1 000 mL;75%乙醇(化学纯);0.1%升汞溶液;无菌水
1.2试验方法
1.2.1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培养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鹅掌柴病叶上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于病健交界处切取病组织长度为4~5 mm的小块,置于75%乙醇中浸泡5 s,接着移入0.1%升汞溶液中浸泡3~5 min,无菌水漂洗3遍,最后将病组织移到PDA培养基上,置于25℃培养箱中培养3~7 d[4]
从边缘挑取病原菌菌丝于PDA培养基上,25℃培养箱中进行纯培养,4 d后挑取纯培养菌丝至斜面保存
1.2.2致病性接种及再分离挑取3片健康鹅掌柴叶片,用无菌水清洗叶片表面并用酒精消毒。用灭菌针将叶片刺伤,再接种病原菌块,将接好菌的叶片放在盛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25℃培养7 d后观察发病情况,以无菌PDA接种作为阴性对照。从接种的发病组织上再次分离纯化病原菌
1.2.3病原菌形态观察用1 mL无菌水反复冲洗PDA上的分生孢子以获得浓度为104个/mL的孢子悬浮液,用灭菌接种针挑取少量菌丝置于灭菌载玻片上,用挑针挑取培养基内部的菌核放在滴有无菌水的载玻片上,在Olympus BX53显微镜下观察病原菌的菌核、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特征并拍摄形态图,测量分生孢子大小
1.2.4病原菌rDNA-ITS序列测定采用CTAB法提取病原菌基因组DNA[5],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PCR扩增[6](ITS1: 5′-TCCGTAGGTGAACCTGCGG-3′;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PCR反应体系为25 μL,反应液为:10×Buffer 2.5 μL,dNTP 1 μL,引物(ITS1和ITS4)各1 μL,Taq酶0.5 μL,DNA模板3 μL,ddH2O 16 μL。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 5 min ;94℃变性45 s,53℃退火45 s,72℃延伸1 min,进行30个循环;72℃总延伸 10 min。在质量浓度为1%的琼脂糖凝胶上检测PCR结果,产物送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测序,并进行BLAST同源性对比
2结果与分析
2.1鹅掌柴炭疽病症状
发病初期,病斑从枝干中间向上向下发展,沿着叶脉侵染叶片,病斑近椭圆形,灰白色,形状规则至不规则形。在环境阴湿的情况下病斑不断扩展成水泽状墨绿色病块,发病严重的植株整条枝干和叶片均成墨绿色,枝干横切后内部也都变成墨绿色至黑褐色。后期病斑上可见黑色小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湿度大时病部可产生大量的粉红色粘孢团(图1)
2.2病原菌形态观察
在PDA培养基上,鹅掌柴炭疽病病原菌菌落白色至灰白色,边缘整齐,气生菌丝发达,后期产生菌核可长至培养基内。病原菌分生孢子梗无色,具隔膜;分生孢子无色,单孢,长椭圆形至圆柱形,较直,大小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压铸件毛坯质量检验标准规范.doc VIP
- 平车运送法操作流程与考核评分标准.docx VIP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pdf VIP
- 单轨吊司机岗位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核算手册.pdf VIP
- 广东某银行2025年支行清收条线人员绩效薪酬分配指引.docx VIP
- 49.织袜操作规程.doc VIP
- 蠕变模型下波形弹簧弹力衰减特性与寿命预测分析.docx VIP
- 外研版(2021)中职英语基础模块1 Unit 5 We Have Only One Earth Listening&Speaking 教案.docx VIP
- 费思超大功率电子负载FT68200AALENNZ系列用户手册 V4.4 202405.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