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虫害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辣椒病毒病的防治 种子消毒:用10%磷酸三纳溶液浸种10分钟,捞起洗尽催芽,有助于预防烟草花叶病毒; 及时消灭蚜虫,用艾美乐70%WP15000倍喷施; 10%混合脂肪酸水剂600~1000ml/亩兑水喷施; 病毒A 400~600倍液喷施; 间隔7~10天施药1次,连续3~4次 辣椒虫害 棉铃虫 棉铃虫成虫与幼虫 幼虫体色变化较多,有绿、黄、淡红等,体表有褐色和灰色的尖刺;腹面有黑色或黑褐色小刺 烟青虫 烟青虫成虫与幼虫 与棉铃虫极近似,区别之处:幼虫两根前胸侧毛(L1、L2)的连线远离前胸气门下端;体表小刺较短。 棉铃虫与烟青虫危害状 烟青虫幼虫钻蛀辣椒花蕊 棉铃虫幼虫钻蛀辣椒花蕊 两者生活习性相似,但烟青虫发生期略晚于棉铃虫。 棉铃虫偏食番茄,烟青虫偏食辣椒 棉铃虫与烟青虫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结合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权;种植玉米诱集带;深耕土地。 (2)生物防治 (3)诱杀成虫 用黑光灯诱杀或杨树枝把诱集。 (4)化学防治 关键是掌握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2龄盛期,即幼虫蛀果前的适期施药防治。根据诱蛾结果,于成虫盛期后2~3天进行田间查卵,当半数卵已变灰黑即将孵化时喷药,可取得好的效果,或有卵株率突然上升时喷药,隔7天左右再喷1次。药剂可选用多靶标或中保先锋30g兑水30斤均匀喷雾。 红蜘蛛与茶黄螨 红蜘蛛 茶黄螨 以成、幼螨集中在作物幼嫩部分刺吸汁液,造成植株畸形。受害叶片背面呈灰褐色或黄褐色,具油质状光泽,叶边缘下卷。受害嫩茎、嫩枝扭曲畸形。 茶黄螨与红蜘蛛防治方法 打药时着重在幼嫩部位喷施 防治药剂:阿维菌素1.8%EC2000~3000倍,双甲眯20%EC1000~1500倍,克螨特2000倍 白粉虱 成、若虫群集在植株叶背吸食植物汁液,受害叶褪绿、变黄,萎焉致死。 虫子排出的密露会引起煤污病,影响植物呼吸和同化作用,造成品种降低。 成虫飞翔能力弱,但具有趋光,喜欢黄颜色;虫子产卵有趣绿特点。 植株上分布:最低下若虫,中间黑卵,上部刚产的卵。幼虫生活场所固定。 白粉虱与白粉虱引起的煤污病 白粉虱防治方法 分开苗床和生产温室,育苗前熏杀残留大棚内得虫口; 设置黄板涂上机油,放置田间,诱杀害虫; 发生初期用70%艾美乐WG15000倍、扑虱灵25% WP1500倍;喷药时注意叶背一定要喷施到位。 蚜虫 在10~300C范围均可繁殖,其中16~220C最适宜。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对银灰色有忌避习性。 高温高湿对瓜蚜繁殖不利,当5日平均气温达250C以上,平均相对湿度H75%,发育繁殖受到抑制。 可周年孤雌胎生繁殖,对瓜类作物为害主要在春末夏初,秋季一般轻于春季。干旱年份邻近虫源及窝风地块、温室大棚为害最重。 蚜虫防治方法 清洁棚室,清除瓜田周围蚜虫的越冬寄主; 使用银灰色薄膜覆盖用以避蚜; 发生早期使用70%艾美乐15000~20000倍或10%吡虫啉2000-3000倍喷施。喷药时要注意喷嘴要对准叶背将药液尽可能喷到瓜蚜体上。 谢谢 辣椒病害图谱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辣椒霜霉病防治方法 清洁田园,发现病株及早清除并集中深埋; 药剂喷施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交替使用10%世高WG1000~1500倍液、10%宝丽安(多氧霉素)800倍进行喷施,每隔5~7天喷1次,连续3~4次 辣椒炭疽病 叶片被害,先出现水浸状褪绿斑,渐成褐色中间为灰白色的近圆形病斑,上面轮生黑色小点,病叶很易脱落。 果实被害,表面初生水浸状病斑,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有稍隆起的同心轮纹,病斑边缘红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同心轮纹上有黑色小点。 辣椒炭疽病症状 辣椒炭疽病传播途径 病菌在种子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借气流、灌水传播蔓延。种子带病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相对湿度在54%以下,不发病。 辣椒炭疽病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果留种,防止种子传病;种子消毒。 选用抗病品种。 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栽植过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在湿地定植;雨季注意开沟排水,防止果实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 发病重的地块实行与瓜、豆类蔬菜轮作2~3年。 发病前后喷药2~4次,可用苯醚甲环唑,咪酰胺、腈菌唑、醚菌酯、氟硅唑、氯苯嘧啶醇、戊唑醇、烯唑醇等。 辣椒灰霉病 病原为灰葡萄孢,属真菌界半知菌类 成株期染病,茎上初生水浸状不规则斑,后变灰白色或褐色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