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水厂二级出水臭氧氧化反应动力学分析0327
污水厂二级出水臭氧氧化反应 动力学分析 小组成员:李雪飞、孔令寅、王永亮、赵世锋、冯涛、时红颖、叶伟超 摘要 研究方法 实验装置及材料 结论 摘 要 研究了采用活性污泥工艺污水厂二级出水的臭氧反应动力学。试验表明:臭氧对水中微生物的氧化属于一级反应。整个过程分为3个阶段:起始3~4min内发生高速率反应,之后速率减缓直至11.5min左右停止,反应停止点即是所需的臭氧接触时间,并得出了相应各阶段的反应动力学方程。 1 臭氧在水中的反应 臭氧作为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具有氧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系统中。溶解在水中的臭氧并不稳定,会快速分解,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HO·)是比臭氧分子更强的氧化剂,在臭氧处理中常起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美国首先采用臭氧对污水进行消毒。目前,臭氧处理在污水处理中用于二级处理之后的深度处理工艺,主要目的在于消毒、脱色除臭、有机物的去除及改变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等几个方面,其作用机理与特性总结于表1.1: 1.1 臭氧在水中的分解机理 在常规水处理中,SHB机理应用较广,表1.2给出了SHB机理。 由于OH-是链式反应的重要引发剂,所以PH对臭氧在水中分解及反应的影响较大。在酸性环境下(PH4),可以认为臭氧分子直接反应占主导;在碱性条件下(PH10),可以认为以羟基自由基氧化反应为主导。 1.2 二级出水臭氧处理工艺建议控制参数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有机物常用计量指标有:总有机碳(TOC),溶解性有机碳(DOC),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254nm吸光度(UV254)等。 UV254是指紫外光在波长为254nm处的吸光度。物质的吸光度与有机物官能团构造有关。具有饱和结构的有机物对254nm紫外吸光度没有吸收,而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有机物对254nm紫外光有较强的吸收。水中不饱和结构有机物一般为含有溶解性芳香烃或共轭双键等的有机物。因此,UV254能够反应水中芳香族或共轭双键等不饱和结构有机物的多寡。 臭氧处理工艺运行控制参数可以用来指示臭氧的投加量、总体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由于 UV254测量简单易行,易于在线监控,相应值域较宽,受检测限影响较小,而且指示的是容易被臭氧氧化的那部分溶解性有机物,对于水与UV400、浊度的去除率,粪大肠菌群灭活及小分子羧酸与DOC的比值变化等,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在实际工艺控制中,常将UV254的去除率作为二级出水臭氧处理工艺的控制参数。 3、臭氧氧化的反应速率常数研究方法 3.1 臭氧氧化动力学体系 在气液反应反应动力学研究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臭氧吸收的动力学体系。在不同的动力学体系中,臭氧的吸收速率公式不同,反应机理也不同。动力学体系主要取决于化学反应和传质步骤的相对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可以通过Hatta数来计算。 式中:Ha2为Hatta数; k2为臭氧的分解速率常数; DA为臭氧的扩散系数; CBb为反应物化学和传质参数的函数。 当Ha20.3,为慢速反应动力学体系; 当0.3Ha23,为中速反应体系; 当Ha23,为快速反应体系。 (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臭氧的氧化动力学通常采用连续通入臭氧使其浓度恒定过量,这样可不考虑臭氧浓度的问题,从而可以简化反应,降低数据处理上的复杂性和实验操作上的误差,此条件下对应的Hatta数0.1,反应为慢速动力学体系,即认为臭氧和被氧化物的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 在臭氧氧化的过程中,其直接反应速率常数可以表示为: 式中:[A]为被氧化物的浓度; [O3]为臭氧在t时间内的平均浓度; kM为被氧化物和臭氧的反应速率常数。 (2) 以UV254为代表的有机物的主要反应对象是分子臭氧。臭氧对有机物的直接氧化速率测定主要有两种方法:臭氧消耗法和溶质消耗法。实验室多采用溶质消耗法,即保证臭氧浓度过量,在反应过程中可视为恒量,反应则被视为一级反应。将等式(2)两边进行积分,可得反应速率常数表达式: (3) 根据等式(3)只要在不同时刻取样测得[A]t,通过作ln[A]t/[A]0—t的曲线,所得斜率即为所求的反应速率常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木结构产业的宏观特征.pdf
-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效率分析 - 当代经济科学.pdf
- 我国物流上市公司运营效率的实证研究 - 物流产业大数据平台.pdf
- 华盾vpn安全包 - 新锐信息.doc
- 前置取样系统 高效液相色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测定进口 .pdf
- 我国烟草生产概况.ppt
- 我国竹产业标准化现状与进展 - 国际竹藤中心.pdf
- 控制气压节流阀模拟风力发电 - 大安高工教务处.doc
- 铜-锆-铝三元系统于500℃下的相平衡.pdf
- 我国粮食生产的环境技术效率测度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pdf
- 品术国际标在目录.pdf
- 国立北门高中-自学辅导-高一基础物理-期中考试卷(普通班).doc
- 表六、验收监测标准 - 南宁市环境保护局.doc
- 自适应残差加权的多元素协同表示分类算法① - 计算机系统应用.pdf
- 南亚合成原料.pdf
- 基于贪婪算法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继节点布局的研究 - 计算机应用研究.pdf
- 鲁豫交界地区尾波q 值分析研究 - 山东国土资源杂志社.pdf
- solidthinking 在自行车车架设计中的应用 - altair university.pdf
- [发明名称] 一个基于高物理覆盖度正反向关系的scaffold构建方法 [技术 .doc
- 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型与三倍体型精子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