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十、蛙类的系统解剖0汇编
实验九、 蛙类的系统解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蛙类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中,两栖类在结构和功能上所表现出的初步适应陆生的特征; 2.学习蛙的双髓处死方法。 3.学习和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作。 二 、实验内容: 1.蛙类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学习和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作。 3.蛙的骨骼系统观察。 材料和用具 三 、实验材料: 1.活牛蛙(或蟾蜍)。 2.整体和散装的骨骼标本。 3.用具:解剖盘、放大镜、解剖针、培养皿、棉花等。 四、示范标本 1.蛙(或)蟾蜍的肌肉系统示范标本, 2.循环系统示范标本, 3.神经系统示范标本 五、实验作业: 1.绘图: 绘出一蛙(或蟾蜍)的内部解剖图,并注明各部位名称。 2.思考题 1)根据实验观察,归纳蛙(或蟾蜍)对陆生生活的初步适应及其不完善性。 2)蛙(或蟾蜍)的骨骼系统表现出陆生脊椎动物所具有的哪些特征,并有哪些特化? 3)两栖动物的消化、呼吸系统及感觉器官的哪些方面表现出陆生脊椎动物的特征? 4)蛙(或蟾蜍)的下颌、腹壁和小腿主要有哪些肌肉? 5)填图(蛙类解剖图):填出动物名及各部位的名称。 1.?水、陆环境的差异: 空气含氧量比水中充足 水的密度比空气大 水温的恒定性 陆地环境的多样性 2.由水生过渡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 在陆地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 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在陆地繁殖。 维持体内生理生化活动所必需的温度条件。 适应于陆生的感官和完善的神经系统。 一、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1.皮肤裸露,表皮轻度角质化,有利于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有丰富的皮肤腺和血管,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2.两栖类的成体有典型陆栖脊椎动物的骨骼。 3.成体出现内鼻孔和囊状肺,可以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4.由于肺呼吸的出现,成体的心脏由二心房,一心室组成,为不完全的双循环。幼体仍为单循环,一心房、一心室。 5.大脑两半球已完全分开,大脑顶壁出现了分散的神经细胞,形成了原脑皮,但仍主司嗅觉。 主要特征 变温。 幼体以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并辅以皮肤呼吸。 皮肤裸露,出现轻微角质化。 具典型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五指(趾)型四肢,脊柱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 心脏的心房出现分隔,血液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 出现中耳和在空气中传导声波的耳柱骨,具有犁鼻。 原脑皮。 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幼体经变态转为成体 水、陆环境的差异 1.水环境和干燥复杂多样的陆地 2.携带氧气的介质的改变(3-9ml 210ml) 3.浮力的改变(密度1000倍) 4.温差变化的不同 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 身体结构上的一系列的矛盾 1 多样性的呼吸途径 1)鳃呼吸 2)皮肤呼吸 3)口咽呼吸 4)肺呼吸 保留的原始性状 1.体外受精,幼体水中发育 2.胚胎无羊膜 3.皮肤呼吸 4.变温 牛蛙Rana catesbeiana Shaw [科目] 蛙科 [英文名] Bull frog [地方名] 喧蛙、食用蛙 两栖纲的分类 (一)无足目(Apoda):无四肢和肢带。具退化的骨质鳞隐于真皮内,双凹型椎体。如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 (二)有尾目(Urodela):具尾且长。 小鲵科(Hynobiidae);蝾螈科(Salamandridae) (三)无尾目(Anura):成体无尾。 青蛙的解剖 青蛙的肌肉和骨骼 两栖类的经济意义 1.两栖类是消灭农林害虫的能手。利用蛙类防治害虫,“保蛙、养蛙、治虫”是省工、省钱,没有农药污染的最佳办法,是保证农业增产节约的有效措施。 2.不少两栖类的肉可供食用,且被列为上品。如大鲵肉鲜嫩味美,棘皮蛙、牛蛙、虎纹蛙等大型蛙类已广泛被人工饲养,作为肉食之补充来源。 3.可供药用:如蟾蜍耳后腺的分泌物可加工成蟾酥,用以配制六神龙、喉症丸等著名中药。 4.蛙类还是进行生物学和医学科学实验及教学的良好实验材料,如在医学临床上常用雄蛙或蟾蜍诊断妊娠等。 * 两栖纲(Amphibia) 吾玛尔.阿布力孜 Omar .ABLIZ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Xinjiang University 。 、 、 蛙类的解剖 两栖类的外形 两栖类的脊柱 两栖纲 (Amphibia) 两栖纲 (Amphibia) 3.无尾目(Anura或Salientia) 成体不具尾。体表裸露。头骨骨化不佳但边缘完整。椎体前凹或后凹型。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人保应聘考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国开(浙江)2024年《领导科学与艺术》形成性考核作业1-4答案.docx
- 安全生产人员组织架构图.docx VIP
-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数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VIP
- 结构力学稳定理论学习1课件.ppt VIP
- 《地中海贫血》课件.ppt VIP
- 2025年互联网信息审核员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T∕CECS 10108-2020 聚合物水泥防水装饰涂料.pdf
- 2020年湖北省技能高考财经类《会计专业知识》考试 (4).docx VIP
- 粤人社发【2012】70号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后工资及退休等问题处理办法的通知.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