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福建职高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30(含答案).docVIP

2013福建职高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30(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福建职高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30(含答案)

2013福建职高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30(含答案) (B篇14分) 诸葛孔明 陈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适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逼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王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谲也。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达出兵拒之,闻孔明将芟上邽之麦,卷甲疾行,晨夜往赴。孔明粮尽已退,仲达谲言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此少辨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大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孔明移军且至,仲达谲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求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达知其必不出此,故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而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哉! 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孔明之存也,仲达之言则然。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袵而叹曰:“天下奇才也!”彼见其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 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彼晓兵者,故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其少戒也夫。(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 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敌:敌人 B、故常伺孔明之开阖???????????????伺:窥探 C、仲达出兵拒之???????????????????拒:抵御 D、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见:现成的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势倾群臣而下不忌???????????????爽籁发而清风生B、孔明移军且至???????????????????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不觉其言之发也?????????????????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允府中的歌女离间???????(人名)与???????(人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B项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敌应为相当、匹敌,解释为敌人语义不通。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把各项的解释代入文句中,看语意是否通顺,翻译有无阻碍。B、C、D三项的解释放入文句中理解上没有困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A项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B项且:副词,将。C项也:句末语气助词,表肯定/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D项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解答本题既需要考生熟知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语言环境帮助理解虚词,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考生首先要通读文段,尝试理解,然后可以巧借选项帮助句读。四个选项前两处断句A、C一样,B、D一样,第三句都相同,可知,宥过无大刑故无小讲的是帝者之政的两个方向即恕和罚,所以可排除A、C。B、D比较可知D项的断句语意不同。文言断句,考纲虽没有明确规定,但同样考查了考生的文言翻译、分析、理解等能力,属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此处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稍微降低了难度。、【答案】(1)。(2)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容易对付了。(3)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层级为B。需要考生注意的得分点(1)偏方:古今异义,此处指偏远的地方;特,只不过;尔,句末语气词,罢了。(2)与,对付。(3)引,率领;济,渡过。筑下本题的三个文言翻译句子,比较短小,难度不大,但特别需要理解的是实词意思,考生务必把语句放到原文上下文语境中整体考虑,以提高理解的正确率,还需注意翻译语句的通顺合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