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嘉兴市2013高职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二(含答案)
嘉兴市2013高职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古人普遍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儒家指出,人与自然(天)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自然包容万物、永远在发展变化之中,人也应体现这一特点。这就是所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家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最高法则,做人处事皆以自然为师,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国传统文化还主张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例如,老子将“俭”作为立身处世的“三宝”之一;儒家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钓鱼不要用网截住水流一网打尽,打猎射鸟时不要射鸟巢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取物不尽”的朴素生态道德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在人与人关系上主张和而不同,寻求人与人之间在保持差异的基础上达成统一与和谐。我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但这种和谐并不等于无原则的调和,更不等于泯灭差别的同一,而是“和”与“不同”的统一,是“和而不同”。《国语·郑语》载史伯语云:“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很显然,和谐是有差别的统一,而不是无差别的同一。只有不同的色、声、味的统一,才能产生和谐;如果只是单一的色、声、味的简单重复,便不能产生和谐。道家强调万物各适其性、各顺其情,互相平等、无分贵贱,倡导“平易”、“恬淡”的人生境界;佛家标举“因缘和合”;墨家提倡“兼爱、非攻”,都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人际交往的和谐理念。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公正平等,寻求建立人人各得其所的大同社会。我国传统文化认为,对社会稳定与和谐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社会不公正,因为它激化社会矛盾,甚至引发社会动乱。因此,我国历代思想家大多主张通过利益调整实现社会的公正平等。儒家强调在财富分配方面做到“均”。孔子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公正平等、互助友爱、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被儒家称之为“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对“大同社会”的描述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尽管这种良好的愿望在存在剥削阶级的社会里缺乏实现的可能,但其中蕴涵的和谐理念却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
在人的身心关系上主张加强修养,实现自我身心和谐。儒家认为,个体的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通过个人加强道德修养,实现身心和谐,才能为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打下良好基础。这就是儒家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个体实现身心和谐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必须坚持“吾日三省吾身”,持之以恒地改造、充实和完善自己。佛家认为,面对生老病死、短暂无常的人生,人只有保持超脱的心态,才能打破现实中的重重围困,超出自我的界限,求得心灵的平静、安宁与淡定。这也从另一个层面揭示了人的身心和谐的重要意义。
8、下列对“和谐”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的是( )?
A.和谐是人类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
B.和谐是在公平正义、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坚持尊重差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维护文明标准化和发展模式一致性,实现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的良好状态。
C.和谐表现在社会中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D.和谐是指事物的对立统一,寻求人与人之间在保持差异的基础上达成统一,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
9、下列表述与原文表述相同的一项是( )?
A.儒家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体现了“取物不尽”的朴素生态道德,主张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B.《国语·郑语》云:“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强调人是自然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在保持差异的基础上达成统一与和谐。
C.道家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家标举“因缘和合”,墨家提倡“兼爱、非攻”,都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人际交往的和谐理念。
D.人的身心和谐在佛家看来,即面对生老病死、短暂无常的人生,人只要保持超脱的心态,就能打破现实中的重重围困,超出自我的界限,求得心灵的平静、安宁与淡定。
10、根据上下文,阐述文中画线句子中“内圣外王”在文中的具体内涵。(3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单元测试 《数学》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doc
- 单元测试 《数学》数列.doc
- 单元测试 《数学》椭圆.doc
- 单元测试《数学》人教版 任意三角函数.doc
- 单元综合训练1.doc
- 单元综合训练2.doc
- 单元综合训练3.doc
- 单项选择训练之A词类.doc
- 单招物理高考试验练习题及答案.doc
- 单项选择训练之B综合.doc
- 嘉兴市高职班11-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答案).doc
- 嘉兴市2013高职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答案).doc
- 四川13-14学年高一职高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01(含答案).doc
- 四川13-14学年高一职高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02(含答案).doc
- 四川13-14学年高一职高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03(含答案).doc
- 四川13-14学年高一职高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05(含答案).doc
- 四川13-14学年高一职高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04(含答案).doc
- 四川13-14学年高一职高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07(含答案).doc
- 四川13-14学年高一职高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06(含答案).doc
- 四川13-14学年高二职高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01(含答案).doc
最近下载
- 某公司完整版审批权限表.doc VIP
- 2025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1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马自达-马自达6阿特兹-产品使用说明书-马自达6阿特兹 2.5L蓝天尊崇版-CA7250ATE4-MAZDA6ATENZA用户手册.pdf VIP
- 泡泡玛特简介.pptx VIP
- 马勒第一交响曲(钢琴版)第3乐章.pdf VIP
- 西门子断路器3WL操作手册.pdf
- 《产业园区投建营数字化平台建设指南》.pdf VIP
- 00015 《英语(二)》高频 100 题.doc VIP
- 2024年一建管理真题完整.docx VIP
- 中医面诊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