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上诗歌鉴赏作业评讲汇编
知识链接——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有五个层面的内容: (一)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设问、双关、反问、化用、互文、反复、反语、顶针、排比、用典等等。 (二)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白描、渲染、烘托、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 (三)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知识链接——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 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描写的角度:①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形、声、色、态;②空间转换角度:远、近、高、低、俯、仰;③画面层面:动、静、明、暗。这些描写角度常两两结合、对比、照应。 (四)构思立意技巧: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抑扬、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 (五)篇章结构:开篇点题、卒章显志、首尾呼应、重章叠句、伏笔照应、铺垫过度、承上启下、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先景后情、以景结情、起承转合、以小见大、对比等。 内容情感类 (二)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 8、①通过描写“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2分)②以动衬“幽”, 白鹭不时自蓝天缓缓下翔,落到湖边觅食,安详不惊,衬出了环境的清幽;以声衬“幽”,绿草丛中,蛙鸣处处,一片热闹喧腾,表面上似与上句清幽景色相对立,其实是以有声衬无声,还是渲染幽静的侧笔。(3分)9、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2分)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4分) 边塞诗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分析诗歌“意境”,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诗歌写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这首诗通过描写雨后空山、松间明月、清泉、莲、渔舟等清新自然的景色。(一步) 渲染了一种闲适宁谧的氛围。(二步) 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官场,过宁静生活,向往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三步) 即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