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义疏.doc

  1. 1、本文档共5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寒杂病论义疏 浏阳刘世祯昆湘述义 浏阳刘瑞瀜仲迈疏释 受业方锡藩振群敬录 刘裔诚朴庵校字 刘渊仲刘仲鸿李谟光 刘芹斋易雨郇易石庵同校 刘药桥傅文斗唐云崧 伤寒杂病论义疏—2— 整理说明 伤寒杂病论义疏PDF 版初校稿整理说明 (草稿) 本书PDF 版之整理由“中医棒棒糖论坛”版主gabbyx492 发起。 此初校版本整理人员如下: 网友tsiivi :序、卷一至卷五 网友KrisHuang2007:卷七下 网友江河水:卷八、卷九、卷十一 网友anxingjushi:卷十、卷十二 网友juzhuo:卷六、卷七上、卷十三—卷十六 本版PDF 由juzhuo 制作。 关于二校: 因为在PDF 中须用专门的工具修改,而如果每个人都在WORD 中修改又怕弄乱了 排版,因此在二校中(或以后)发现的问题可以提交到论坛,注明页数、复制错别字所 在句、指出应作某字或疑应作某字,或者提交到中医瑰宝苑的纠错专栏。当然也可以下 载全文WORD 版直接进行校对(WORD 版下载仅限于会员)。 中医棒棒糖论坛校书馆:(本校书馆计划每年校对整理一部优质而又难得的中医古 籍,欢迎每一位热心网友的加入) /read.php?tid=2 中医瑰宝苑《伤寒杂病论义疏》纠错专栏(无须注册) /juzhuo/blog/item/c397d654fd96bf5bd00906f4.html 伤寒杂病论义疏—3— 自序一 《伤寒杂病论》何为而作也?伤古学之支离,忧后世之疾苦而作也。上天眷佑下民, 自神农尝草,黄帝传医,民生始有医术。而十口相传,载籍脱简,家技授受,源远而末 益漓,加古法惟详针砭,师传矜秘,承习者难。降及秦汉,乃重禁方,汤液之用粗传, 诊法之全未备。我先师长沙君,负天禀之聪,秉生知之圣,上穷下际,乘愿示生,着《伤 寒杂病论》,以平脉辨证、见病知源为宗,继往开来,垂法万世。其辞简,其义微,理缘 物彰,例随文见,举以析疑似于微芒,正权衡于毫发。若大《易》之包罗万象,微妙难 穷;似《春秋》之褒贬一言,高坚莫测。极博闻多识之功,穷格物致知之奥。盖其意非 以医病,实以医医。医宗之有长沙,犹吾儒之有孔子。 先师生当汉末,遭时多故,其书传百余年,至晋太医令王叔和,始显于世。乃典午 既东,传习已多讹阙,学者抱残守缺,罕通作者之意。下逮唐宋,治伤寒者,类如外传 之例。至元成无己始为治其章句,然师传久失,纵竭审思明辨之勤,亦但随文演义而已。 迨有明方有执起而为《条辨》,清初喻嘉言踵而为《尚论》,各以己意妄为删削,有所弗 解,辄归咎于叔和。方、喻以还,笺疏颇盛,终清之世,毋虑数十家。本之不明,道以 终晦。 瑞瀜少承庭诰,独好医经,拳拳服膺,实在兹论。寝馈斯学者二十年,泛览百家, 废书屡叹,诚见末学纷纭之失,莫窥先圣制作之源。魏晋以前,书阙有间矣,虽欲整齐 辨章,其道无由。嗣从宗人昆湘先生,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既启发以昔所尊闻,复因之 得受教师氏。同心赏析,刻意研精,幸遇真经,如开宝藏,致曲有得,积义遂多,大旨 粗明,微言犹滞。于时第四、五卷,师氏藏之,寒暑十年,乃复相付。瑞瀜弱龄慕道, 欣喜胜缘,得与声闻,益动愤发。往复明辨,咨诀心疑,寻波讨源,因指喻月,乃得洞 其旨归,厘其章句。始知百家有百家之《伤寒》,而非长沙之《伤寒》也。盖本论之晦, 使学者钻仰难明者,厥有数端: 其一曰:古名之失正也。伤寒有五,为外感之通称,古说相仍,由来旧矣。先师痛 宗族之沦亡,因所感以起教,沿习旧名,随俗易晓。乃以暑温、燥热证治久佚,后贤高 谈古学,虽知本论为统治百病之书,尔乃披会论文,未备六气。温暑之治,实有忌于桂、 麻;燥热之方,难取法于柴、葛。既不能详其旨趣,将何以敷畅玄言?于是视本论为但 明客寒一气之书,而《伤寒杂病论》名存而实亡矣。 其一曰:论旨之失真也。先师以伤寒古名,本赅六气,「伤寒杂病论」者,犹曰「外 感杂病论」云尔。故首《脉法》以示诊要,次《序例》明运气方宜,立伤寒传经正治之 法;次则暑湿燥热、温痉霍乱各有专篇;次乃演六经为病,以究病变,而终之以可与不 可,申误治之戒而垂医律。凡客邪正病悉统于伤寒,坏证末传即兼乎杂病。至夫温发伏 气,暑伤气府,湿邪有外内、上下之分,燥热析五藏干移之辨,六气中人,各有法度。 立诊道一贯之宗,垂料度府藏之法。学者苟能辨外感杂合之诊,权藏气乘行之变,则如 伤寒杂病论义疏—4— 执规矩以御方圆,见病知源,奇恒备矣。 其一曰:传经之未明也。自轩、岐以来,于传经、化热、伏气、病温之理,引而未 发。后贤失于论旨,遂于传经之义不能究明,或谓经气传而病气不传,或谓热病传而伤 寒不传,乃有别立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误下传诸名者,此皆不晓传经、转属、合 并之辨。原经气之在身形,犹电之流空,若星之绕日,虽有环周之度,而无轨迹可寻。 内有顺接之起止,外

文档评论(0)

yang4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3201515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