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的思想与品格情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诗的思想与品格情怀 盛唐文人的风骨杜甫生于大唐开元盛世。他不仅拥有盛唐文人所具备的激情、宏伟气魄和时代责任感,而且,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比同时期的文人更多、更深。 深受儒家影响的政治抱负 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即辅佐君主,救济天下,使尧舜时代的清明之治在当世重现。但坎坷的人生和动乱的时代,使他长期沦落社会下层,因而逐渐走向人民,成为一位替黎民百姓呼喊的伟大诗人。 对人民深切同情与关爱无论是身处朝廷还是远在江湖,杜甫始终热切地关注着现实,以他的诗笔有力地抨击时弊。他将自己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深切地同情人们的苦难,为人们大声疾呼。 杜甫不仅是「忧国忧民」的士大夫精神之代表,更有「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而「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正表现出他最可贵的性格特点。 忠君与爱国杜甫的爱国思想和忠君观念是联系在一起的。古代君主就是国家的象征,君与国原本难以割裂。早年杜甫曾用「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来比喻他对唐玄宗的忠诚,如同葵菜和豆叶天性向阳,不能改变。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在流落夔州的时候,他遥望长安,把朝廷比作北斗星:「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国先于君 他对于唐代宗的昏庸更是愤慨:「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天子多恩泽,苍生转寂寥。」批评皇帝不能起用贤人,恩泽虽多,百姓的灾难却更深重。 可见,当君主的行为与国家利益不一致的时候,杜甫是将爱国和忧民置于首位的。 以天下为己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为国牺牲的精神(《凤凰台》)凤凰象征国家的太平祥瑞。诗人愿意用自己的心血作为供养国家祥瑞的醴泉,为国家中兴、解救苍生,诗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忧国忧民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所念念不忘的还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现实。可见杜甫对国家、人民的强烈使命感。 对战争的谴责杜甫身处乱世,战争和流亡所带来的惨象,使他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因此,在他的许多诗里,表达了对战争残害生命的愤怒和谴责。 反映战争的残酷756年宰相房管在陈陶斜的一场败仗:「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诗里描绘了血流成泽、尸横遍野的场面,指出无数生命仅因主将的失误,便如此轻易地毁于一旦。不仅反映了当时唐军惨败、叛军气焰正盛的形势,而且以典型的画面突现了人类战争的残酷。 杜甫的心从未因熟视丧乱而变得麻木,他的痛切悲苦之词,使千载以后的读者,仍能为他那充满人道精神的仁爱之心感愤流涕!

文档评论(0)

nxuy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