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4——表现手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 程 导 航”课 时 教 学 计 划 教学内容 诗歌赏析——表现手法 共几课时 1 课 型 复习 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 准确辨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 准确辨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预习布置 《中考指南》p160/8(2)、《总复习》P49/3、 P52/21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考题再现 陇西行 (唐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二、知识梳理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三.判断下列名句采用的表现手法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7)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 小组讨论交流答题要点 以小见大 以声衬静 借景抒情 象征 直抒胸臆 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 化静为动 施教日期:_______月_______日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四、尝试训练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 本诗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请简要分析诗歌所用表现手法。 五、解题步骤 1 ·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 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手法。 3 · 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六、课堂巩固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七、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 采用对比的手法,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突出地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全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将自己对朋友的牵挂寄予月亮,写出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慰问关切之情,将真挚深厚的友情表达得感人至深。 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表达了作者对雨后池上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作业布置 《中考指南》P161/ 11-13

文档评论(0)

qhhb4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