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农业诗 (2).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44 年郭沫若在《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一文中明确了《诗经》中农业诗歌的具体篇目:《国风》中的《豳风·七月》,《小雅》中的《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周颂》中的《噫嘻》、《臣工》、《丰年》、《载芟》、《良耜》到了《诗经》时代,已发展到木与金属的复合工具阶段,因为这一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高超的炼铜、铸铜技术和炼铁技术,铁质农具得到了使用。这时期的劳动工具种类很多有耜、犁、斧、锹、镰刀、锄头等。犁是当时常用的一种翻土耕地的农具,其中耜就是犁的一种,上面弯曲的有三尺长,称为耒,用木制。下面用金属制成,形状如锹,用以翻地,称为耜。这种农具在当时被普遍使用,在《诗经》的农祭诗里曾再三提到,如《周颂·载芟》云:“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周颂·良耜》“畟畟良耜,俶载南亩。”、《周颂·大田》:“以我覃耜,俶载南亩。”而《周礼·考工记·将人》曰:“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两尺,谓之遂。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这里所谓的“伐”,就是把土发掘起来;所谓“畎”,就是田里垄亩间的小沟。这里耜就像铲子一样“伐地起土”并且还能“为沟洫”,可见耜虽然是简单的农具,但可以用于深耕。耜这种农具的运用,可以说是当时农业生产的一大进步。?农业耕作管理方法?《大雅·生民》:“禾役穟穟”毛《传》说“役,列也,”言禾苗行列整齐,生长茂盛。可见条播的播种方式便于通风排水和日光照射,能提高产量,是播种技术的重大进步。《诗经》时代,人们掌握了耕种管理方法,和以前相比田间管理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如《小雅·楚茨》写到:“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除掉杂草荆棘,开垦荒地,这是农耕的第一步。《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描写了这种民俗事象,如《周颂·载芟》所描述的:“载芟载柞,其耕泽泽。”芟,除草。柞,砍伐树木。这里说播种农作物前首先要除草砍树,耕地松泥土。还有《周颂·良耜》:“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薅,除草;荼蓼,野草。这里指庄家长出来以后,有些野草随之长出,为了保证禾苗生长,要将野草拔出使其腐烂在田里,可以做肥料,使庄稼长的茂盛。?西周春秋时代对于农田的垦耕,普遍采用两人合作的办法,即所谓耦耕。《周礼·考工记·匠人》说:“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亩。”郑玄注曰:“古者耜一金,两人并发之。其垄中曰田巛,田巛上曰伐。伐之言发也。田巛,畎也。今之耜,歧头两金,象古之耦也。”学者大多根据这一点,认为二人并二耜而耕,叫做耦耕。也有人认为二人拿两耜相对而耕,叫做耦耕的,如《诗经·小雅·大田》孔颖达正义说:“计耦事者,以耕必二耜相对,共发一尺之地,故计而耦之也。”也有认为二人一前一后同时垦耕,叫做“耦耕”的,《考工记》贾公彦疏说:“云‘二耜为耦者,二人各执一耜,若长沮、桀溺耦而耕。此两人耕而耦,共一尺,一尺深者,谓之畎。畎上高土谓之伐,伐,发也,以发土于上,故名之伐也。此二人虽共发一尺之地,未必并发。”也有认为二人合作垦耕,一人耕,一人耰(椎碎土块),叫做“耦耕”的。总之,各家对于“耦耕”的解释,说法纷纭,但古时称为“耦耕”为“合耦”或“比耦”,是二人运用二耜合作垦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两人是相并而垦耕,还是相对而垦耕,是看需要而进行的,目的无非在通过合作以提高垦耕的工作效率。《噫嘻》云:“亦服尔耕,十千维耦。”《载芟》“千耦其耘,徂隰徂畛”记载了这种垦耕的场面。采用这种耦耕的耕作方式提高垦耕的工作效率,能够合力完成一人无法完成的工作。由于西周统治的主要地区是黄土地带,土壤比较松,容易垦耕。在这种比较先进的耕作方式下,周代的土地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农田的面积较以前扩大了很多,农业产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在耕作方式上,牛耕使用于农业,是周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特点。从《诗经》记载的祭祀活动看,周代已经不是大批的屠杀耕牛来作为牺牲了。在宰杀牛作为祭品的同时还加之以稻米、高粱等农作物来祭祀。《小雅·大田》云:“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有些祭祀,甚至已经不用牲畜而只用酒食“为酒为醴,大雅·大田》:“大田多稼,即种且戒。”郑《笺》曰:“将稼者必先相地之宜而择其种”即根据土地所宜选择品种。《周颂·载芟》“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有厌其苗,绵绵其麃。”据孔颖达疏义理解这是选择内含生气的种子播种,故成活率高。因而此诗描绘幼苗接连破土而出,长势整齐茂盛。“同时根据(《国语·周语上》)说周人抓住立春至二月初这段时间进行耕种,这时已采用条播,在农田上按横向每步挖一条小沟,将泥土翻在垄上,在垄上翻耕播种。”烝畀祖妣,以洽百礼。有飶其香,邦家之光。”(《载芟》)祭祀在古人看来是重大的活动,

文档评论(0)

qhhb4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