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焦中考陕西地区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第4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一讲文言文阅读第17篇爱莲说(周敦颐)课件概要1
* 第17篇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中和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因为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三、问题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4.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5.《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 “牡丹”比喻富贵的人。“莲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四、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拔,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 (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 观赏 只 不,没有 改变 D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 (寒松)没有宽阔的地势来炫耀自己的姿容,只有大自然给予的本色。 4.结合本文来看,作者笔下的“寒松”具有怎样的品格而令作者喜爱? 作者笔下的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也隐喻了作者坚守节操、执着追求的精神气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为楼。楼可方丈,窗疏四辟。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西则九龙峙①焉。楼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有穆然之思②焉,于水有悠然之旨③焉,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④,可以宾月之来而饯其往,优哉游哉,可以卒岁矣!”于是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⑤也。 曩吾少时,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观览所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噫,是予之惑矣。(节选自高攀龙《可楼记》) 【注释】①峙:耸立。②山有穆然之思:山使人感到和顺舒畅。③水有悠然之旨:水使人觉得悠远闲静。④负日之暄:获得冬日的温暖。⑤吾意之所可:符合我的心意。可:符合(人意)。 大约,仅仅 迎接 越过 疑惑 B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观览所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 所看到的,没有可以满足我心意的,现在怎么会对这间小楼心满意足呢? 4.作者写年轻时“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而“观览所及”又“无足可吾意者”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对比,反衬可楼符合作者的心意,表达作者对可楼的喜爱之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