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汉湖第三版02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形态结构与分类
一、原核微生物简介与比较 原核微生物是指一类不具有细胞核膜,只有核区(nuclear region)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核区内只有一条双螺旋结构的脱氧核糖核酸构成的染色体。 原核生物界:细菌/ 放线菌/蓝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1、形态(shapes) 就单个细菌,基本形态有三种: 球状 杆状 螺旋状 2、影响细菌形态的因素 环境引发的细胞常出现的不规则形态统称异常形态,因引发原因不同分为畸形和衰颓型。 畸形:由于化学或者物理因子的刺激,阻碍了细胞的发育而引起的异常形态。图2-3 衰颓形:由于培养时间过久、细胞衰老、营养缺乏或自身的代谢产物积累过多等原因引起的异常形态。图2-4 3、大小(sizes) 细菌很小,但大小差异很大。 个体最大的细菌 ,一种硫细菌( sulfur bacterium ),其大小一般在0.1~0.3mm,但有些可达0.75mm,能够清楚地用肉眼看见。(1997年) 个体最小的细菌,纳米细菌(nanobacteria),宽为几十纳米,长为几百(1988年) 肽聚糖的结构可以概括成: ①聚糖部分:由双糖单位构成,只有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这两种糖,并且这些糖总是以β-1,4-糖苷键相连接 ②四肽尾或四肽侧链:重复单位的四肽只有一个氨基酸表现出变化即赖氨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交替转换。 有肽桥或肽间桥(peptide interbridge): 磷壁酸 : 定义:革兰氏阳性菌通常具有与细胞壁相连的酸性多糖,称为磷壁酸(teichoic acid)。 磷壁酸包括于所有磷酸甘油或核糖醇磷酸盐残基的壁、膜或荚膜多聚体。这些聚醇以磷酸酯连接,而且通常连接有其它糖类和D-丙氨酸。 磷壁酸带负电荷,所以使整个细胞表面带部分负电荷,影响着离子穿过细胞壁的途径。 磷壁酸的主要功能: ⑴使细胞膜带负电荷,可与环境中的阳离子结合,提高这些离子的浓度,可保证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维持高活性的需要; ⑵保证革兰氏阳性致病菌与其宿主的粘连(主要为膜磷壁酸); ⑶赋予革兰氏阳性菌以特异的表面抗原; ⑷提供某些噬菌体以特异的吸附受体。 (5)贮藏磷元素; (6)能调节细胞内自溶素(autolysin)的活力,借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因为在细胞正常分裂时,自溶素可使旧壁适度水解并促使新壁不断插入,而当其活力过强时,则细菌会因细胞壁迅速水解而死亡。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大肠杆菌为典型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除了肽聚糖,革兰氏阴性菌还有一层壁物质由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组成,这一层是脂双层结构。脂类和多糖紧密相连在外层形成特异的脂多糖结构。因为脂多糖的存在,外层通常称为脂多糖层或简称LPS。 肽聚糖 位于细胞壁的内层,仅由1~2层肽聚糖网状分子组成的薄层(2~3nm),含量约占细胞壁总重的10%,故对机械强度的抵抗力较革兰氏阳性菌弱 其结构单体与革兰氏阳性菌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一在于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不是L-lys,而是被一种只有在原核微生物细胞壁上才有的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DAP)所代替; 二在于没有特殊的肽桥,前后两个单体间的连接仅通过甲四肽尾的第四个氨基酸-D-Ala的羧基与乙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m-DAP的氨基直接相连,因而只形成较为疏稀、机械强度较差的肽聚糖网套。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8~10nm)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O-specific side chain,或O-多糖或O-抗原)三部分组成。 LPS主要功能为: ①其中的类脂A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 ②因其负电荷较强,故与磷壁酸相似,也有吸附Ca2+、Mg2+等阳离子以提高其在细胞表面浓度的作用; ③由于LPS结构的多变,决定了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的多样性,例如根据LPS抗原性的测定,国际上已报道过的沙门氏菌属的抗原型多达2107种(1983年); ④是许多噬菌体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 ⑤具有控制某些物质进出细胞的部分选择性屏障作用,例如它可透过若干种较小的分子(嘌呤、嘧啶、双糖、肽类和氨基酸等),但能阻拦溶菌酶、抗生素(青霉素等)、去污剂和某些染料等较大分子进入细胞膜。要保持LPS结构的稳定性,必须有足够的Ca2+存在。 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 指嵌合在LPS和磷脂层外膜上的蛋白。 有20余种,但大多数外膜蛋白的功能还不清楚。 有两种蛋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