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县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试卷.docVIP

福建省安溪县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安溪县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试卷

福建省安溪县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为150分,时间120分钟 (注意:第Ⅰ卷为选择题,请将答案涂在答案卡中。 第Ⅱ卷为主观题,请将答案写在答案纸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2分) 18 分,每小题 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纨素 神速 夙兴夜寐 朔风凛冽 B、蹑履 枯涩 拾级而上 鼓瑟吹笙 C、罗衾 浸渍 钦差大臣 钟磬齐鸣 D、戍边 发怵 数见不鲜 自出机杼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歆羡 驰聘 春意阑姗 信誓旦旦 B、踟躇 寥落 灯影憧憧 凭心而论 C、落寞 梳妆 烟销日出 仓皇北顾 D、幽雅 黯然 豆蔻年华 芸芸众生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同是杜鹃,在不同的诗词里有不同的意义,“杜鹃啼血猿哀鸣”表现忧愁、悲哀,“杜宇(杜鹃)一声春晓”表现欢快、希望。 B、?? 有一次,我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 C、?? 散文写“虚”,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 D、? 金秋时节,硕果满园,有艳红的苹果、淡黄的梨子……等,果农们的脸上洋溢着醉人的笑意。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个人”的发现,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________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② 李白的求仙访道,不是像秦始皇、汉武帝那样为了满足无穷的贪欲,而是想用远离现实的办法,表示对权臣贵戚的________和不妥协。 ③ 诵读诗歌,有助于欣赏它的优美意境,感受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艺术的_________。 A、激活 鄙视 熏染 B、激发 鄙视 熏染 C、激活 鄙弃 熏陶 D、激发 鄙弃 熏陶 5、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B、走进信息交流市场,各种信息便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天盖地而来。 C、来到公司第一天,我好像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已过了下班时间,我还在七手八脚地忙着。 D、奥运健儿从雅典凯旋,举国弹冠相庆,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信,也不料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B、????? 当代散文,在“十七年”期间,在个性和艺术表现都呈现了严重滑坡的趋势。 C、???? 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情来。 D、???? 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 二、(12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礼与非礼的复合物——俑 在俑的制作上,有粗与精、酷似人与略具人形之分。这种现象在开始阶段并不仅仅是工匠技艺高低的原因,而是观念不同所致。俑又称为偶人,所谓“偶”,是像人和寓人之意,其原意指与现实中人相对应的人的代替物。俑的原意有特指性,是指用木头做的、五官清楚、安装有机关、经拨弄能踊跳、能做出一些动作的偶人。以后观念发生了变化,偶人变成泥人的专指,而俑反而变成了偶人的原始意义,成为墓葬中一切有生命的替代物的总称。 俑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落后习俗的产物。春秋时期用人殉葬遭到了一些人反对,仿人的泥、木替代物——俑产生了,但用俑殉葬这种观念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人殉制度的延续。俑的这种矛盾性,也体现在孔子身上。孔子的“慎终追远”是孝道的出发点,也是为人的根本。但孔子强调的对故去的先人的这些物质和精神的奉献,不是要死者像活人一样享受一切,而是作为一种礼,作为一种训化手段,使“民德归厚”,使人人具有仁爱之心。在孔子看来,人死之后,不能当作死人看待,给他们提供一些无用的东西,这样缺乏亲爱之心。但又不能当活人看待,提供一些很实用的东西。这样做又太愚蠢。最好的办法是给死人提供“神明之器”。什么叫神明之器?就是“备物而不可用也”。即指专为死人加工,形象上相似,功用上不可利用的器物。例如瓦器,要做得粗疏,不能盛放东西;笙、竽之类乐器,各个发音管上发出的音相互不谐和而不能演奏等。这是指器物而言。对待人,孔子明显严厉多了,他赞成用“刍灵”,反对用“俑”。刍灵是用草扎成初具人形的殉葬物,合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