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轼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思想和性情 一、苏轼的生平大致可分为四期: (一)王安石变法前,名震京师,初入仕途,初陈 政见时期。(1036-1069) (二)熙宁变法时,出离中央,历任四州。乌台诗 案、贬谪黄州时期。(1069-1085) (三)元祐更化时,重回中央、历任要职,但又不苛 合于司马光、连放外任时期。(1085-1093) (四)哲宗亲政、新党复起后,贬至岭南、海南时期。(1093-1101) (注:苏轼生平可参考《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 二、苏轼的思想 苏轼思想通达,融汇三教,而以儒为骨。 自汉以来,道术不出于孔氏而乱天下者,多矣。晋以老庄亡,梁以佛亡,莫或正之,五百余年而后得韩愈,学者以愈配孟子,盖庶几焉。愈之后,三百有余年而后得欧阳子,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著礼乐仁义之实,以合于大道。 ——苏轼《六一居士集叙》 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学佛老者本期於静而达,静以懒,达似放; 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 —— 苏轼《答毕仲举书》 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墨,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矣。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三、苏轼的性情 (一)耿介率直、认真执着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二)随缘自适,处逆如顺,通脱放达 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 ——《东亭》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食荔枝》 已向闲中作地仙,更于酒里得天全。 从教世路风波恶,贺监偏工水底眠。 —— 《李行中醉眠亭三首》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 —— 《百步洪二首·其一》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热爱生活、风趣幽默 苏轼优游于三教之中,虽然看透人生之空漠,但又始终善处人生;勘破红尘,却始终不舍红尘,终保持着对人生的热情。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 《宝绘堂记》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 《超然台记》 峨冠正笏立谈丛,凛凛群惊国士风。 却戴葛巾从杖履,直将和气接儿童。 ——参寥《东坡先生挽词》 挽词从两方面归纳了苏轼的人格精神:既严正又平和,既坚持了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士大夫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人格理想,把两者融为一体,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那一类在士大夫心灵上历来相互纠结缠绕的矛盾,并在其文学作品中加以充分的表现。苏轼为后来在类似社会条件下生存的文人提供了一种典范,因而获得他们普遍的尊敬。 第二节 苏轼之文 (一)苏轼的文道观 苏轼在文道观上继承了“重道” 的传统,强调文学作品的思想价值与实用价值,反对华而不实的文风。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0kV同杆双回输电线路的雷电性能-Read.doc
- 2010-2011第一学期本科线代(A)答案2009本科线代(A)答案第1页.doc
- 2012线性代数期终试卷B-复旦大学精品课程.doc
- 2010广州国际健康饮用水技术与净水设备展-ALExpo-2016第四届广州.doc
- 2.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用RSm.ppt
- 2016厦门国际广告技术及LED展览会邀请函及-厦门飞驰商务有限公司.doc
- 2014JX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各科目考试大纲汇总-东北大学机械学院.doc
- 2.关于对SIMATICS7-1200进行编程的相关说明-Siemens.doc
- 270.慢性肾脏病肾性骨病活性维生素D使用临床路径.doc
- 3调整被公式撑大的Word行距.doc
最近下载
- 电子测量技术(第5版)全套PPT课件.pptx
- QGDW 1152.2-2014- 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 第2部分:直流系统.pdf VIP
- 中小学学三年发展规划(2025-2028).docx VIP
- J-T-G- 5120-202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20CJ95-1:装配式保温楼地面建筑构造——FD干式地暖系统.pdf VIP
- 3 电子银行_纵横商务汉语 中级阅读2.pptx VIP
- 阿那亚品牌手册.pdf VIP
- 二氧化碳气瓶瓶阀爆破片爆破浅析 .docx VIP
- 隧道二衬施工缝缺陷处理方案.docx VIP
- 2025年秋学期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