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测定1.0239g某试样中P2O5含量:用MgCl2、NH4Cl、NH3?H2O使磷沉淀为MgNH4PO4,过滤、洗涤,灼烧成Mg2P2O7,称得质量为0.2836g。计算试样中P2O5的质量分数。 解 = 课堂小结 1、总结本次课重点内容及学生需要强化练 习的内容 2、作业:微信传送习题 3、预习:烃的认识 重量分析法 教师:刘深勇 教学目标 1、了解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 2、简要了解晶形和非晶形沉淀各自形成的过程,测定条件的选择以及沉淀玷污的一般规律。 3、掌握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重量分析法概论 1、概念: 用适当方法将被测组分经过一定步骤从试样中分离出来,然后称量其质量,进而计算出组分含量的方法叫重量分析法。 2、分类: 根据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1)挥发法: 利用待测组分的挥发性质,通过加热的方法使 其从试样中挥发逸出。 例:测定湿存水或结晶水,加热烘干至恒重,试样减轻的质量或用干燥剂吸收水汽后增加的质量来确定水的质量。Na2CO3·10H2O (2)电解法 使待测金属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析出,然后称重,电极增加的重量即为金属质量。 注:湿存水是指固体物质本身带有的液态水分,这些水分不是结晶水,而是在生产、运输、加工、取用等过程中,沾上了空气或其它外界物质的水分 (3)沉淀法: 利用沉淀反应使待测组分沉淀出来,再转化为称量形式。 Ba2+ + SO42- ? BaSO4? BaSO4? 沉淀形 称量形 灼烧 Mg2+ + NH3HPO4 = MgNH4PO4? Mg2P2O7 沉淀形 称量形 灼烧 上述反应说明:沉淀法中的沉淀形与称量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目前以沉淀法应用较多,此处主要介绍沉淀法的应用。 优点:直接称量得到分析结果,不用基准物质比较,准确度高,适应于测定含量1%的常量组分。 缺点:操作繁琐,程序长,费时多。 2.重量分析法特点 一、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对沉淀的要求 1)溶解 为了把试样制成溶液,试样不同,所用的溶剂也不同。不溶解于水的试样可用酸溶、碱溶等方法; 2)沉淀 将沉淀剂加入到含待测组分的溶液中,使生成沉淀。 1、分析过程: 3)过滤和洗涤 将沉淀和母液分离,过滤和洗涤采用倾滗法。 4)烘干和灼烧 烘干是除去沉淀中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灼烧又同时使沉淀组分恒定,一般都大于800℃。 5)称量至恒重 反复烘干(或灼烧),冷却,直至恒重,取最后两次质量之差。 注:滗bì 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把液体倒出 2、对沉淀的要求: 1)对沉淀形的要求: 溶解度小,沉淀完全; 纯度高,沉淀形便于过滤,洗涤; 要求尽量避免杂质污染,尽量获得粗大的 晶形沉淀。 易转化为称量形。 2)对称量形的要求: 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否则无法计算其结果) 稳定,不受空气中 水分,CO2和O2的影响(不会影响结果的准确度) 摩尔质量大,减小称量误差。 3)对沉淀剂的要求: 沉淀剂要易挥发,烘干或灼烧时易除去; 有较好的选择性,只与待测组分发生沉淀反应,与其它组分不发生反应。 注:加入试剂使其与被测组分发生沉淀反应,这时的沉淀称为沉淀形.沉淀经过滤、洗涤,在适当的温度下烘干或灼烧,转化为称量形 有机沉淀剂较好,其相对分子质量大,沉淀的溶解度小,沉淀的组成恒定,选择性好,烘干 后即可称量,应用较为广泛。 第二节:沉淀的完全程度与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略 第三节: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时,或多或少夹杂着溶液中的其它组分,影响重量分析的结果。杂质混入沉淀的主要原因有共沉淀和后沉淀。 一、共沉淀 本身不能单独析出沉淀的物质能随同另一种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共沉淀现象。可进一步区分为吸附共沉淀、包藏共沉淀和混晶共沉淀。 1、表面吸附共沉淀 表面有剩余电荷,吸附构晶离子,形成吸附层,再吸附相反电荷离子(称抗衡离子),形成扩散层,组成了双电层。如图所示: 注:构晶离子就是形成或组成晶体的微粒?,比如钠离子和氯离子 就是氯化钠晶体的构晶粒(离)子 吸附层吸附规律:优先吸附构晶离子。 抗衡离子的吸附: A 与构晶离子形成溶解度、离解度最小的化合物。 b.离子浓度越大,越易被吸附。 c.离子电荷高的优先吸附。 影响因素: a.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杂质多。 b.吸附是放热过程,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小头尺寸对照表.xlsx VIP
- 《高级钳工培训课件-(钳工工艺流程、操作技巧及其安全规范)》.ppt VIP
- 2025年辽宁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车辆电工(中级工)题库复习题要点 .pdf VIP
- GBT5210-2006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标准.pdf VIP
-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课件.pptx VIP
- 全省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全市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RBA8.0手册+程序文件+表单(格式可转换WORD).pdf VIP
- 典范英语4a Lesson3 The Camcorder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