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南宋诗歌一道风景线汇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国——南宋诗歌一道风景线汇编

爱国——南宋诗歌的一道风景线 在中国诗歌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南宋那样,如此大规模深入持久地表达了爱国[1]情怀,这体现在爱国意识和爱国行为两个方面。 ?一、爱国意识 ? 意识是愿望、情感和认识的统一,反映在国家伦理上就是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国难当头时具有为国献身的愿望、志向或理想。靖康之变后,南宋朝野上下分成主战主和两派,一部分具有民族自尊心的诗人渴望恢复失地,为国家和民族洗雪耻辱。他们通过诗歌抒发山河破碎之痛,表达报国之志与报国无门的悲愤,充分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意识。 ? 1、家国之痛 痛苦,是因为在乎;在乎,是因为爱之深。当所爱的对象遭到毁灭性打击而自己又不能保护时,除了屈辱就是无法遏制的深深痛苦了。这痛苦反映了主体没有尽到责任,但同时也说明他背负着沉重的责任意识,因为否则他就根本不用这么痛苦了。因此,诗人的家国之痛是爱国意识的本真流露。 这种痛苦和对故土的眷恋特别体现在“望”的意象中。“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陆游这几句诗设想了处于金人统治之下的中原人民盼望恢复的殷殷之情,是遗民之望其实也是诗人自己之望。 持觞望江山,路永悲身哀。(陈与义:《同左通老用陶潜/SPAN还旧居韵?》) 面前不着淮山碍,望到中原天尽头。(刘仙伦:《题张仲隆快目楼壁》)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盈得鬓毛霜。(刘黻:《题江湖伟观》) 世乱音书到何日?关河一望不胜悲!(严羽:《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3] “望”是关切的表示,当诗人关注被蹂躏的山河大地时,他们必然深切地盼望着收复失地,必然会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而大多数诗人毕竟地位卑下,除了通过“望”来表达这种爱国情感之外,还能做什么呢?而“望”的结果往往只能是“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 ”[4]这是何等的沉痛! 诗人越是沉痛和眷念,说明他对祖国爱得越深沉,而且,这些悲痛的文字还会加强自身的爱国意识,同时它们的传播又会引起他人的共鸣,从而使这种意识放大。 ?2、报国之志与报国无门之愤 有些诗人也有山河破碎的痛苦,但又超出了这种痛苦,那就是报国无门的痛苦,这反映在诗歌中就成为一种悲愤的呐喊。陆游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例如他在《金错刀行》写道: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5] 悲愤是因为他满怀报国之志。在《月下醉题》中他直抒自己有李广、要离之志:“生拟入山随李广,死当穿冢近要离。”[6]他时时希望像鲁仲连那样创下一箭下百城的丰功伟业:“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7]诗人时刻都想着剿灭胡虏,连床头的宝剑都铿锵有声,“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8]为此他甚至可以“一身报国有万死”,而且终生不渝:“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9] 陆游到死都抱守着“还我河山”的志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0]爱国竟至死不瞑目,这种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文学史上堪称空前绝后。 然而就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志士,偏偏报国无门,虚耗青春,“双鬓向人无再青”。[11]这是怎样的悲愤!难怪他“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12]?????? 陆游的悲愤可以用一个“恨”字最集中深沉地表示出来: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 离骚末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哀郢二首》) 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归次汉中境上》) 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赏小园牡丹有感》)[13] 这种悲愤的感情一直在他心灵中激荡,甚至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丈夫无成忽老大,箭羽凋零剑锋涩。徘徊欲睡还复行,三更犹凭阑干立。”?[14]然而这仍难平他心头的焦灼,以至于幻想着战胜胡人的情景,“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兽奔鸟散何劳逐,直斩单于衅宝刀”。[15] 这还不够,他连梦中都在跟胡人作战,真是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16]其日月之心几叫人垂泪。 在腐朽的南宋小朝廷的统治之下,议和势力几乎一直占上风,这注定了英雄无用武之地,因而他们越是志向忠贞高远,就越发感受到壮志难酬的悲愤。不过,诗人越是悲愤,说明他的爱国志向越是热烈,从而表明他的爱国意识越是强烈。 ?二、爱国行为? 南宋诗歌中的爱国行为有两个意思,一是这些诗是诗人爱国的方式,他们利用诗歌作武器进行间接的战斗,或揭露侵略者祸国殃民,或批判当权者卖国求荣,或讴歌爱国者坚贞不屈,以鼓舞士气、鞭策世人。二是有的诗本身就反映了作者将要付出的行为,或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