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课外阅读欣赏席慕蓉或小思的几篇诗文,写出读后感。 绽放的生命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 短文两篇 蝉 小思 贝壳 席慕容 作者简介 小思 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luán),另有笔名明川、卢颿(fān) 。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作者简介 席慕蓉 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字词认读 收敛( ) 收拢,合拢。 聒聒( ) 持续嘈杂,使人厌烦。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 ( ) 宽容饶恕。 短暂( ) 颤( )动 liǎn guō shù zàn chàn 一丝不苟( ) gǒu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卑( )微 bēi 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时间短。 蝉,古称蜩、蚱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蝉遍布全世界,已知品种有3000余种之多。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蛹和成虫。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过4~5年,长的要经过12~13年。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① 卵在树洞生活10个月左右 ②幼虫在六月七月爬出来。 ③两个月后,幼虫第二次脱皮,成为二龄若虫 ④一年后,长大两倍,变成四龄若虫 ⑤再过两年,长大两倍,脱皮成为五龄若虫,在夏天爬出地面。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⑥ 产卵后的第6个夏天,羽化成虫 ⑦成虫大约只有两个星期的生命。 ⑧羽化后五六天,雄蝉以歌声引诱雌蝉前来交配,等待死亡 自读课文《蝉》,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作者对蝉的态度怎样?运用了什么手法? 2、蝉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3、找出本文的文眼。 4、为什么“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自读《贝壳》,思考: 《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哪些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短文两篇 《蝉》 《贝壳》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对事物细致入微地描写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朗读课文 《蝉》 思考: 小小的蝉引发了作者怎样的心路历程? 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同学们尝试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虽然蝉生命短暂,但它执著过、辉煌过、好好地活过,它的经历显示了生命的意义,所以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由开头的“烦”到此刻的“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