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寒地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pdf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1):129~130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中图分类号:$435.11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767(2008)O卜O129一O2 寒地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马淑芬,谷 维。张玉磊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营养实用技术研究所,哈尔滨150086) 烂秧是寒地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常常给水稻 力差,易受病菌侵害而致死。据观察,立枯病一般都 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烂秧包括出苗前的烂种、烂芽 在阴雨寒潮过后天气转晴暖时发生。前期的低温多 及出苗后的青枯死苗和黄枯死苗。本文主要介绍黄 雨对稻苗生长不利,有利于病菌的侵人,后期的天气 枯死苗的发生与防治。 转晴、气温升高,病菌加速了繁殖和蔓延,因而病害 黄枯死苗是水稻出苗后发生的侵染性烂秧,通 暴发。播种期早的由于气温低,稻秧生育不佳,因此 常称为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最主要的病害,在全国 也易于感病。 各地普遍发生。温度是立枯病发生的主导因素,在 3.2 导致立枯病的病源菌 气候异常,管理不当的条件下易导致该病发生造成 水稻立枯病属于侵染性烂秧,是由多种病原菌 危害。黑龙江省属于寒地稻作区,水稻育苗期间气 混合侵染所致。据吉林省通化地区农科所研究,主 温很低,而且,昼夜温差以及床温与地温的温差大, 要是由镰刀菌、丝核菌、腐霉菌等弱性寄生菌所引起 造成稻苗徒长,根群发育不良,抗病力降低,易被各 的。而其中优势种类是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4]。镰 种土壤病菌侵害[1]。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 刀菌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镰刀菌属,病菌发育的最 呈加重趋势。 适温度为25℃左右,但在6~8℃的低温条件下也能 1 立枯病的症状 寄生。镰刀菌一般以菌丝及厚垣孢子在各种寄主病 黄枯死苗是秧苗在低温下被立枯病菌感染而缓 残体及土壤中越冬,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借 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随后在病苗上再产生分生 慢死亡的过程。由于秧苗患病死亡过程比较缓慢, 孢子进行重复侵染。立枯丝核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 体内发生蛋白质和叶绿素逐渐分解及器官间物质的 孢纲丝孢目丝核菌属。丝核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各种 相互调运,老叶部分向嫩叶部分转运,因此,发病时 从叶尖到叶基,由外向内,从老叶到嫩叶,逐渐变黄 寄主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靠菌丝蔓延于株间传播, 褐色枯死,因此也叫黄枯死,或叫剥皮死[2]。在谷壳 扩大危害。 或秧苗基部产生赤色绒毛状霉层,秧苗枯萎,基部腐 3.3 秧苗素质差、生长衰弱、抗病抗逆力差是发生 立枯病的直接原因 烂,拔时易断。 丝核菌和镰刀菌等水稻立枯病病源菌广泛存在于土 2 立枯病的发病时期 壤中,均为弱寄生菌,一般能在水中或土壤内营腐生 秧苗在2~3叶期时胚乳将近耗尽,抗寒力最 生活。这类病菌致病性不强,它们一般不宜侵染健 差,日平均气温低于12~15℃则生育受阻,抗病性 壮的幼苗,只有当天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