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社会新闻娱乐化的思考
对社会新闻娱乐化的思考【摘要】当今,媒体间竞争日趋白热化,社会新闻在追逐受众、增加收视率和发行量等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倾向煽情和猎奇,并陷入了庸俗娱乐新闻的怪圈。本文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对社会新闻娱乐化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社会新闻 娱乐功能 社会责任
社会新闻报道是为区别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新闻而提出来的,主要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以及各种奇闻轶事。社会新闻以其在题材、视角、形式上的亲民性与公众保持着最近的距离,接近性、趣味性及知识性赋予社会新闻“排泄阀”、“润滑剂”的娱乐功能
一、社会新闻的娱乐功能和社会新闻娱乐化
1、社会新闻的娱乐功能
社会新闻的娱乐功能是使受众在阅读时“或会心的一笑,或遗憾的叹息,实现排遣心中压力,放松紧张神经,获得身心轻松的目的”。①
首先,社会新闻作为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解疑释惑、减压消遣的渠道。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今天,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使得时下的人们面临着种种竞争和挑战。社会新闻中轻松、诙谐、贴近百姓生活的信息会让人愉悦舒心,那些情感真挚的社会新闻会打动人的心灵,在受众心中搭建起一座情感互动的桥梁,使受众的感情得到释放,压力得到宣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
其次,新闻本身承担着倡导文明、道德教化的神圣职责。社会新闻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将社会主流价值形态向受众解读和宣扬,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人们宣传德行善举以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推动社会进步发展。而这种“润物细无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搏人一笑或催人泪下背后的新闻所负载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隐态信息,从而产生一种累积的社会影响
2、社会新闻娱乐化
社会新闻娱乐化,则是指用娱乐化的形式包装新闻,过分强调新闻的故事性、情节性,追求感官上的刺激,煽情媚俗
在受众本位观回归的影响下,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大众传媒同以消费性、享乐性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契合,社会新闻娱乐化愈演愈烈。各色各类荒诞不经的假新闻被编造,蓄意炮制,以为编造某些情节无伤大雅,或是采访不深入,道听途说;侧重报道奇闻轶事,特别是灾祸、事故、犯罪、丑闻等负面新闻,仅把社会新闻当作扩大销路的“卖点”,追求“轰动效应”
二、媒体在社会新闻报道中肩负的责任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如何把握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从而使社会新闻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坚持真实性,注重知识性和科学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②社会新闻报道采写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夸大其词,耸人听闻,甚至哗众取宠,使新闻和事实相去甚远,造成夸大甚至失实。我们经常看到报道劳动模范时往往是“累倒了、身患重病、依然奋战在岗位一线”,这种煽情式的报道常常使读者产生反感,与“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相悖,新闻工作者应该把一个真实的场景呈献给读者
2、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
采写社会新闻应遵循“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社会新闻不应为迎合社会庸俗心理、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记者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同时,一定要多选择那些具有时代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新闻风貌、新道德、新风尚的典型事例加以宣传,以取得积极的宣传效果,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记者有责任采写对某些不良的社会现象的揭露性批评报道,通过批评假恶丑弘扬真善美
3、完善社会新闻报道形式,加强深度报道和连续报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阶层重新分化组合,相应各个受众群体也发生了变化。城市的居民生活在逐步地向拥有经济、文化资源的较高层次受众阶层转移。媒体要满足这部分受众的需求,不仅要反映新闻事实,更要深入地分析新闻发生的原因、背景、产生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有些备受群众关注的社会新闻一经发表,如果事件还在继续发展过程中,受众往往欲知后事如何,所以搞好社会新闻的深度报道和连续报道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一些突发性重大新闻报道更应如此。使受众对事物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是随着媒体“掘井式”探索而深入,唯此才能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此外,新闻从业者应该突破传统社会新闻报道的模式,开阔视野拓展空间,以开放的理念,全方位反映社会生活。在保证社会新闻的大众化、市民性、趣味性、服务性同时,摒弃低级趣味、八卦炒作、弄虚作假等等手法,在更广阔的空间实施舆论监督,关注、表现人世间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①顾理平:《社会新闻采写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XX年版,第17页
②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XX年第二版
(作者:河北大学08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厂 电气维修培训课件.ppt VIP
- 电气设备操作与检修安全课件.ppt VIP
- 2025曲靖供电局及所属县级供电企业项目制用工招聘(5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雷克萨斯-Lexus RX-产品使用说明书-RX200t-AGL20L-AWTGZC2-RX200tOM_OM48E46C_01-1509-00.pdf VIP
- 基于Glauert法的风力机叶片设计设计说明书论文.docx VIP
- 企业法律知识培训讲座培训课件——房地产法律合规与风险管控(1).pptx VIP
- 2025南方电网保山供电局项目制用工招聘(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大学生五四青年课活动策划书范文 - 172校园活动网.doc VIP
- 烹调工艺学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新时达电梯控制系统AS380S随机图纸RH0000741;国标20;非18芯;V1.0.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