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鲍德斯破产反思书业的未来
从鲍德斯破产反思书业的未来美国第二大图书连锁书店集团破产。在可预见的将来,整个图书业也终将破产吗?当文化死,精神灭,作家尽去,这个社会将会如何沦落
欢迎前往华盛顿,美国首都。在城中第十七街和第十八街交汇的街角,一家鲍德斯书店日前在门额上张挂起了巨大的黄色横幅,以超粗的黑体字宣告“关店在即”,每个字母高近一米。橱窗内则以红底黄字的海报,招徕路人入内扫货,上书“全面清货!”“一切尽售!”许以高折让利,新书和新DVD一律八折,新杂志一律六折,新台历一律一块钱一本,果令爱书人蜂拥而至。2月22日,《华盛顿邮报》的一位Blogger观察到,午餐时分,如潮而至的抢购者们排起了长队,摩肩接踵,填塞了店内全部空间。人流沿着书架艰难前行,一路洗劫。有顾客抱怨,这里人挤人的情况,比名人搞签售时还要糟糕
面对这多年不见的销售盛况,店家和有心的读者却难免内里肉疼。因为前者即将失业,后者将可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失去一处选书、买书,以及喝着咖啡悠然读书的好去处。更糟的是,这里的街角,或将永远不会再有书店的存在
鲍德斯破产了。在可预见的将来,整个图书业也终将破产吗?现在,我们有必要提高警惕,开始严肃地思考这一可怕的前景
鲍老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鲍德斯集团(Borders Group)乃美国和全球第二大图书零售商。它的破产,让已在数字时代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图书产业,感受到了更为深重的压迫。毫无疑问,以纸为媒的传统出版业和以砖为店的传统发行业,必须要面对一个更为灰暗的前景
2月16日,鲍德斯宣布依照美国破产法第11条之规定,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同时将很快关闭旗下642家书店中的约XX年报告尚未公布,但到去年12月25日为止,鲍德斯XX年实现销售收入约23亿美元,年亏损高达1.68亿美元
鲍德斯虽据有全美和全球图书零售业的第二把交椅,却已连亏四年,最后一个账面赢利年度须前溯至XX年。此后,XX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XX年蔓延到几乎全部主要经济领域的大萧条,以及XX年疯狂发展的电子书业,这一连串的重击,均一再阻碍了鲍德斯进行全面调整、起死回生的决心和时机
数字时代,落后者死
自1971年汤姆和路易斯XX年,鲍德斯旗下门店已达1249家,遍及北美、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南亚多国。此时,鲍德斯出现重大战略失误,未能因应数字化大潮适时做出调整,造成连年亏损,终难以为继
该店大扩张期间,仍以CD、DVD等数字化视听产品为主营,店面内设大面积的多媒体区,其店标亦显著呈示为:“鲍德斯:图书”。然而,该店依此思路大力扩张之时,数字音乐已强力突进,入店顾客数量急剧下滑。而鲍德斯在窘境中,也未能迎头赶上消费潮流,及时引入电子游戏、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时髦电子产品填充货架
对网上零售业务和电子书,鲍德斯的反应也极为迟缓。在这一增长迅猛的市场上,鲍德斯的比重甚微,不仅远远落后于行业老大亚马逊,亦无法与奋起直追的全美第一大连锁书店集团巴诺比肩。事实上,从XX年到XX年的黄金时间内,该店一直采用与亚马逊搭伙的方式,开展网络零售,而没有自主的网店经营
XX年代,以巴诺和鲍德斯为首的连锁书店巨头大力扩张,通过高折扣吸引顾客,引发独立书店的倒闭风潮,两家企业因此广受诟病。如今鲍德斯垮塌,美国各地媒体少有幸灾乐祸,反而充满伤感之情。毕竟鲍德斯的倒闭,不只是一家企业的失败这样简单。无论如何,书店的大量消失,标志着阅读的衰落,文化的溃退
大,并不总是好的
鲍德斯的破产也提醒我们,在图书这个行业,并非越大越好。那些雄心勃勃,时刻宣布要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航空母舰”的行业领袖们,应该从这艘世界第二巨舰的沉没中,得到足够的教训
XX年代,鲍德斯刚起步时,曾将经营重心放在图书批发业务上,为更多的独立书店提供货源,而非自己直接零售。做到80年代末,像中国许多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一样,鲍氏兄弟雇请了职业经理人,将业务交由食品公司山胡桃农场前总裁罗伯特。结果三年之后,鲍德斯便被正在图书零售市场上急行军的连锁超市集团Kmart盯上,成了后者合适的并购对象。1992年,Kmart收购鲍德斯,并将其与八年前买下的另一家连锁书店瓦尔登合并,随后尽显其超市集团以规模降低成本的天然性格,进军全美各地,对独立的中小书店大肆收购。但有不从者,即在同一地区自开门店,压低书价,将不堪竞争的小本买卖们一批批挤垮。此时鲍德斯强大的竞争对手、现为全美和全球第一大书店巨头的巴诺也在大举扩张,所用方法如出一辙。于是整个90年代,美国书业战火雄燃,硝烟蔽日。强权逐鹿之下,独立书店死的死,伤的伤,侥幸保命者,也多半苟延残喘,靠特色经营,如同性恋春宫书店,古旧连环画店等,勉力维系生机
1994年,杰夫XX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赢利
XX年,经历十年疯狂扩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