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点知识 巩固复习 1: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 联合国 2: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3: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4:我国外交政策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和平发展道路 一、热点情景·问题探究 2015年,国际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局部动荡态势,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深层结构调整加剧,大国围绕国际秩序和地区热点加强博弈,世界格局变化更加复杂。2015年中国外交高潮迭起,亮点频显,成果丰硕,全方位改善大国关系,我国主张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进行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翻开了2016中国外交的新篇章。随着“朋友圈”的扩大,中国也形成了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由此,中国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而各国也在同中国增进友谊、发展合作中受益颇深。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所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二、明确考情·把握考向 题型 年份 题号 考查知识点 选 择 题 2010全国卷 16 国家利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2012全国卷 18 时代主题;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 2013全国卷2 18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2014全国卷1 18 联合国的宗旨、原则 ? 2014全国卷2 18 国家利益;和平外交政策 ? 2015全国卷1 19 对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发展道路 ? 非 选 择 题 2015全国卷2 39(3)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 (二)命题特点 (1)选择题:选材上侧重国际重大时政中与我国相关的背景材料,如中国与联合国、中非、中美、中日、中俄、中欧、中国与东盟等。 (2)非选择题:2015年全国课标卷2卷39题第(3)问,突出考查热点问题(中日核心),设问灵活。针对学生对教材和热点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考动向 从题型上看,本单元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结合当前形势,2016年要特别注意非选择题的备考。结合我国解决南海、钓鱼岛领土争端等热点问题,充分认识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捍卫国家利益的正义性和坚定信念。 三、重点回扣·澄清误区? 1、体系建构(①突出主干知识 ②体现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2、易错易混 ①人权高于主权。 ②中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和活动。 ③维护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在国际新格局下,各国的根本利益趋于一致。 ⑤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格局。 ⑥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的较量。 ⑦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⑧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3、对点训练(市学案) P87 第7、8、14题 四、热点聚焦·重点突破 (1)示例建模,把握规律(2016考试说明非选择题示例1) 热点一:“一带一路”为主题,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的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该规划也被认为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战略载体。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张的合理性? 【解析】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有利于促进该地区政治互信、经济发展,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我国提出该构想的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符合沿线各国的共同利益。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互利互惠,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和基本准则。 ④该构想的提出,表明中国是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2)高考感悟?举一反三 【2015全国卷,19题】我国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截至2014年底,我国同67个国家、5各地区和地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基本覆盖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表明我国 ①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价值观念 ②通过伙伴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