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法学(一)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产业迁移:东西部合作方式和政策研究 邹 蓝 中西部民族地区只有在调整引资目标,扩大开放对象的基础上,着力改善投资的硬软环境,才能有效吸引外地投资。而要改善投资环境,则要深化改革。因为中西部欠发达所反映出的深层原因,是改革滞后。这主要反映在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三方面。 所有制改革方面,中西部非国有部门发展较差,与东部沿海形成鲜明对照。东部沿海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等非国有部门的扩张。在江阴,乡企等占到工业生产总值的90%以上,而在内蒙阿拉善盟,非国有部门只占14%左右,国营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如贵州、青海均占80%以上。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业产值中国有占81.5%,集体占10.9%,个体、私营等占7.6%。 经济结构改革方面,推行改革开放以来近15年,中西部的经济结构调整显然很不够。这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传统部门所占比重仍然很高,如农牧业等。据胡鞍钢等的调查,宁夏、云南、贵州、广西、西藏等省区的农业比重在36%以上,而沿海就已经很低了:北京、天津和上海均在10%以下,辽宁为15%,广东为20%。 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中西部民族地区也明显落后:甘肃和青海的重工业比重均在70%以上,而全国平均为51.1%(东部仅仅是48.9%)。发展快的沿海省区的轻工业比重之高很突出:广东为65.7%,浙江为65.2%,福建为62.7%,江苏则为53.2%。 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只有深化改革,增强开放意识(不仅仅是对外资开放,也包括内资),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外来资金等要素的促进来加快发展,弥合区域发展差距。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物产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在水利资源方面,民族自治地方的水力蕴藏总量为3547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52.5%(1997年)。著名的江河如长江、黄河、黑龙江、塔里木河、澜沧江等都发源或流经少数民族地区。许多著名的湖泊,如青海湖、罗布泊、呼伦贝尔湖、羊卓雍湖、纳木湖、洱海等也都在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有着适宜于发展农业的肥田沃土,已耕种的土地面积有2210.13万公顷(1997年)。盛产水稻、小麦、青稞、大豆、棉花、油料、油棕、蔗糖、烤烟、橡胶等多种农作物。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甜菜生产基地之一;新疆是中国长绒棉的重要生产基地;广西是甘蔗生产基地之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盛产烟草、茶叶驰名全国;宁夏著名的土特产有枸杞、甘草、发菜等。民族地区还盛产各种名贵的水果、药材。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如举世闻名的熊猫、稀有的亚洲象、梅花鹿、东北虎、孔雀、金丝猴、长臂猿等珍禽异兽都主要栖息在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的草原面积约4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达31亿多亩),占全国草原面积的94%。盛产牛、羊、绵羊、牦牛、马、骆驼等各种牲畜。 中国的森林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共约7亿多亩,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41.6%;木材蓄积量52亿立方米,大约占全国蓄积量的51.1%。 少数民族地区的矿产量资源丰富,品种多,品位高。现在已勘测的铁矿石保有储量56亿多吨,煤矿保有储量为2540.86亿吨,石油地质储藏量达8.37亿吨。非金属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如新疆的云母,宁夏的石膏,内蒙古的天然碱、铁矾土和磷矿石,西藏的硼砂等,在全国都居于重要地位。 少数民族地区还有许多自然风景名胜,为开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西藏的珠穆朗玛峰,云南的西山龙门、滇池、石林,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海南的鹿回头、天涯海角,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广西的桂林、阳朔山水等。
国家对居民身份证使用民族文字和民族成份填写问题上有哪些规定? 为了证明居民身份,便于居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5年9月6日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规定: 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使用全国通用的文字填写。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决定同时使用本民族的文字或者选用一种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为保障《条例》的贯彻执行,并使证件式样和项目填写方法基本一致,公安部、国家民委于1986年2月1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居民身份证使用民族文字和民族成份填写问题的通知》,对居民身份证使用民族文字和民族成份填写等有关问题作了具体的规定: 1、居民身份证正面的文字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字样,只用汉字印刷,不另加民族文字;背面的登记项目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决定同时使用本民族文字或者选用一种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印制和填写。 2、少数民族公民申领居民身份证交的标准相片,应当考虑到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如当地妇女平时不免冠的,可以不免冠照相,以保证证件相片能反映本人社会生活中的真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