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复试专业考点-建筑模式语言.docVIP

《建筑学》复试专业考点-建筑模式语言.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模式语言[1]》是当代著名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及其合作者编写的一套丛书中的一本,《建筑的永恒之道》和《俄勒冈试验》是丛书中另外两本。克里斯托弗·亚力山大是美国杰出的建筑理论家。这套丛书以一系列新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和城镇建立了关于规划和建筑的模式语言理论体系,其中《建筑模式语言》提供了253个描述城镇、邻里、住宅、花园、房间及西部构造的模式,是丛书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本。所谓模式就是用语言来描述与活动一致的场所形态。实际上它们就是从大量的建筑和规划实践中精心提炼出来的经验。253个模式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种语言,掌握了它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写文章”,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建筑组合。 《建筑模式语言(上下)》的生命力在于“以人为本”。它是《建筑模式语言(上下)》的主题思想,像一条鲜艳的红线贯穿始终。各模式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和对人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如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绿化美化城镇和住宅,反对建筑风格的千篇一律,鼓励人际交往,强调人、社会和自然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等等。 《建筑模式语言(上下)》旁征博引,内容丰富充实,但并不庞杂拖沓。前后连贯,遥相呼应,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克里斯托弗·亚力山大是美国杰出的建筑理论家。由他领衔撰写的《建筑模式语言》一出版就受到建筑界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赞誉,并对建筑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筑模式语言》别出心裁且有根有据地描述了城镇、邻里、住宅、花园和房间等共253个模式,提供了一幅幅设计、规划、施工等方面的崭新蓝图,构思新奇,妙想迭出,不同流俗。 作者写道:“我们深信无疑,本语言要比一本手册、或一位教师、或另一种可能的模式语言略胜一筹。这里的许多模式看来在今天和以后的500年间将成为人性的一部分,成为富有人情味的行动的一部分。”诚如美国《建筑设计》一则评论所说:这也许是20世纪出版的关于建筑设计的最重要的一《建筑模式语言(上下)》了。 《建筑模式语言》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它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它是建筑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无比的魅力。 广大读者,从建筑科学角度来看,可以把此书作为一种令人向往的城市建筑和规划的模式语言来阅读;从建筑艺术角度来看,也可以当成一部长篇叙事散文诗来欣赏:其中既有对建筑的一般原理、人的行为心理的深入浅出的分析说明,又有对蓝天碧水、绿树鲜花、野草小虫、飞鸟游鱼以及弥漫在旷野上的新鲜空气、沁人肺腑的芳香的抒情描绘,还有对世界各地千姿百态的建筑风貌、民间习俗和趣闻。 《建筑模式语言》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结构中心的研究成果。其通俗而智慧的语言,完全没有专业研究机构的深奥与距离,让人们轻松了解建筑规划与社会的关系的同时,并拓展至对人性的洞察。最最重要的是,它的研究方法给人以崭新的启示,它给我们很多细微而具体可实施的结论,这些结论都是经验与科学积累的结果,尤其是生态学的。“分”和分到某个“度”,是贯穿全书的观念。大的方面,我们如何从最原始的最基础的那里找到我们未来应该的方向。具体到现实,一个“好社区”如何规律可循。   以下是读书笔记——   前言   这些模式在今天和以后的500年间将成为人性的一部分,成为富有人情味的行动的一部分。     模式一:独立区域   1、大都会各区只有在它的每一区都成为小的自治区,并足以成为独立的文化区时才会趋于平衡。   2、希腊式民主中全体公民都能聆听演说家的雄辩,并能对立法问题直接投票,因此,他们的哲学家认为一个小城市可能是最民主的国家了。   3、独立区域是语言、文化、风俗、经济和法律的天然容器,无论你在什么地方,都要竭尽权利促进独立区域及文化的发展。      模式二:城镇分布   1、小村庄不会产生现代文明,世界毁灭一定是城市过大。   2、经济学和生态学论证:100万人口的城镇相距250英里,10万人口的城镇相距80英里,1万人口的城镇相距25英里,1千人口的城镇相距8英里。   3、睿智的政府应制定分区与土地转让政策刺激鼓励合理的城镇分布。   模式三:指状城乡交错   1、城市同乡村保持密切接触是一种生物学上的需要,现在还无法透彻理解人为什么一听到鸟儿的啼鸣就会产生心理的愉悦。估计跟遗传学有关。   2、将市区扩大成蜿蜒曲折的向农田延伸的指形地带,每人应当在10分钟之内能够步行到乡村。   3、城市指状带的宽度应不超过一英里,而农田指状带的宽度不应小于一英里。   模式四:农业谷地   1、适合农业的土地也最适合于建筑,而土地被毁坏多少个世纪都无法恢复。所以要慎重。   2、保护农业谷地,即使不能成为农场,成为荒野也很好啊。   3、城镇发展向山坡和高地转移,谷地一览无余,看城市或者从城市看出去都很美。   模式五:乡村沿街建筑   1、市郊是人类聚居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