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毒剂毒理学-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df

神经性毒剂毒理学-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性毒剂毒理学-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神经性毒剂毒理学 胡颢瀛 张吉 蒋骏骢 杨硕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神经性毒剂 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作用 重活化 摘要:神经性毒剂通过膦酰化作用能使 AchE 失去水解 Ach 的能力。在突触部位,AchE 活性受抑 制引起突触后膜 Ach 的蓄积和对受体的持续作用是导致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采用 肟类重活化剂与中毒酶作用可使膦酰基离去,酶的活性得以重新恢复。 一.概述 1.1 简介: 神经性毒剂属有机磷或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organoposphates )。 这类毒剂对脑、膈肌和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 )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 用,致使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在体内过量蓄积,从而引起中枢和外周胆碱能神经系统 功能严重紊乱。神经性毒剂因其毒性强、作用快,能通过皮肤、粘膜、胃肠道及肺等途径吸收并 引起全身中毒,加之性质稳定、生产容易、使用性能良好,因此成为主要的化学毒剂。 最具代表性的四种神经性毒剂是塔崩(tabun )、沙林(sarin )、梭曼(soman )和维埃克斯(VX )。 种类 名称 代号 化学结构式 化学名称 塔崩 GA 二甲胺基氰膦酸乙酯 G类 沙林 GB 甲氟膦酸异丙酯 梭曼 GD 甲氟膦酸特己酯 维埃 S-(β -二异丙胺基)-甲 V类 VX 克斯 基硫赶膦酸乙酯 表1 神经性毒剂主要代表及其分子结构 1.2 分类 通常依分子中的特征结构将神经性毒剂分为 G,V 两类。 G 类中含有P −X (通常是氟) ,P −CN 键。 V 类中含有P −SCH CH NR 结构 2 2 2 1.3 物化性质 1.3.1 物理性质 毒剂 沸点 凝固点 蒸气比重 挥发度 20 比重(d ) 脂溶性 水溶性 4 ( =1) 名称 (℃) (℃) ρ空气 (mg/L,20℃) 约10% 塔崩 220 -48 1.082 5.63 0.321 易溶 (15℃) 沙林 15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