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广东职高升学班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含答案).docVIP

2014广东职高升学班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广东职高升学班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一(含答案)

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A./信笺 韵律/谙熟 暴殄天物/一暴十寒 B./商贾 云霄/剑鞘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C./罹难 毗邻/纰漏 供不应求/供认不讳 D./反馈 挑衅/抚恤 淡泊明志/漂泊无定 2.( ) A.B.蜕化 C.D. 3. A.B.10月3日深夜发布的一项声明中宣布,因联邦政府关门,难以前往国外访问,奥巴马总统取消了出访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C.D.() 4.( ) ②图画所不能描绘的,语言所不能传达的,音乐往往能曲尽其意。 ③它的节奏的起伏,音调的宏纤,往往恰合人心的微妙的变化。 ④英国文艺批评学者佩特说过,一切艺术到精微境界都力求逼近音乐。 ⑤这个道理是一般美学家所公认的。 ⑥叔本华认为音乐是最高的艺术,因为其他艺术只能表现意象世界,而音乐则为意志的外射。 A.B..D.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陈谦字子平,平江人也。性至孝,善候父母颜色,问起居,躬饮食寒暖之节。其师林公宽勉应乡贡。既入院,门卒有儒士衣索扶书者,乃叹曰:“是岂士所以致身之意邪? 常熟东始人范某,延君与居,教其子。家东始者十年,弟子信从益众。及范君没,而所教之子亦卒,因还吴城。京口有士友孙子翼者,厚于君,而家甚贫,有女及笄,不能嫁,君尝许以资助。及闻子翼病且笃,瞿然曰:“吾与子翼约,其可食言乎? 至正丙申,师敬为江浙行中书省照磨,谒告还吴。适外兵薄城甚急,俄闻城陷,即呼其妻并与君诀曰:“吾虽位卑,尝为主臣,义不可辱,吾不可出。弟处士耳,宜往避。”语讫,即拔佩刀欲自刺,家人抱止,方共譬解。兵入,胁使拜不屈,遂刃其胸,君翼蔽之,乞以身代。众以君儒冠,掖之于门,复求入,见其兄已殪,伏尸号恸,因并见害,悉投于河。而广陵成元章素善君,募人求其尸,得于筱桥下,兄弟犹相倚立水中,若抱持然,人咸以为异。而求其所著书,皆散失。君尝与予讲《易》故知君为深时予居东城濒危者数四以幸而免而君竞徇兄以罹祸其命矣夫。 () 5.(3) A.: B.: C.: D.: 6.(3) A. B.? C. D. 7.(3) A./故知君/为深时/予居东城/濒危者数四/以幸而免/而君竟徇兄/以罹祸/其命矣夫 B./故知君为深/时予居东城/濒危者数四/以幸而免/而君竟徇兄以罹祸/其命矣夫 C./故知君为深时/予居东城/濒危者数/四以幸而免/而君竟徇兄以罹祸/其命矣夫 D./故知君为深/时予居东城/濒危者数/四以幸而免/而君竟徇兄以罹祸/其命矣夫 8.(3) A. B. C. D. 9.(10) (1)(7) (3) (4) (2)()(3) 10.(7)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3) (2)(4) 11.(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 (1)?() (2)() (3)() (3)() 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孔子被称为圣人还是孔老二?1960年代的“文革”时期,孔子这一中国文化的象征抵达了这个象征的最低点。这个昔日中国人立庙供奉、几乎等同于耶稣的圣人,成了一个丧家犬和流氓。 此种情况在其他文明中相当罕见。孔子其实意味着中国文明的底线,如果孔子都可以随便糟蹋,那么还有谁不可以糟蹋的? 孔子出生于乱世,那个时代礼崩乐坏。孔子试图为中国建立一个理性的底线,这个底线是什么? 这个“文明”,就是尊重各种各样的活法,在各种活法之间建立一种文质彬彬的关系,和其光,同其尘。因此颜回这样的穷人可以在陋巷而不改其乐,千乘之骑的贵族也受到尊重。人皆可为圣,圣是一种修养,不是等级待遇座次。道法自然,造物主没有将人造成一个平台,不是电脑那样台台配置一样的软件,人是全字塔结构的,尊卑有序,就是说天才与愚昧的差别是自然的结果。但是,善是一个平台,人人都可以止于至善,人人都可以文明,无论贫富贵贱。 孔子的底线其实是一种普遍价值。人类从非理性的黑暗走向理性世界,无非就是建立一种普遍价值。各民族走向理性之路的路数不同,或视人为原罪,非强力改造灌输理性不能祛魅。儒学是信任人,相信人,承认人,人之初,性本善。各文明都要建立理性的普遍价值,而这个价值无论如何表述,它都要止于至善。如果一种文明居然主张儿子可以杀害父亲,朋友可以王相出卖、告密,那么这种文明就不是文明,只是地方性的怪力乱神。孔子的文是道法自然的结果,中国思想早就意识到人的普遍性,人有心,有恻隐之心。食色性也。这种先验的普遍性使人区别于野兽。孔子进一步将这种先验的人性理性化了,升华为文明的底线,这就是人与人关系中必须遵循仁、义、礼、智、信、忠、孝、止于至善等等。 孔子是中国文明的象征,但他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文明的象征,他也是人类普遍价值的象征之一。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编写的《哲学词典》里就有关于孔子思想的专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