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重庆市高职对口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题04(含答案).docVIP

2014重庆市高职对口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题04(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重庆市高职对口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题04(含答案)

2014重庆市高职对口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题04(含答案)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线的句子断句,并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斜线(/)断句: 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4分) (2) 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籍乘蹇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6分) 御街行 范仲淹 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尖心上,无计相回避。 (1)请赏析“寒声碎”中“寒”字的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抒情方面较为成功,被清代词论家许昂霄称为“铁石心肠人亦作销魂语”。请问上下阕的抒情手法有何不同?该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填空(6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2)飞湍瀑流急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背西风,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4)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卫风·氓》 (5)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创作出现高潮,产生了许多世界闻名的剧作家,如 英国的莎士比亚和创作了《玩偶之家》的挪威剧作家__________。 (6)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国别体的《国语》和《战国策》以及编年体的《春秋》和《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促织,促织! 宗 璞 秋来了。不知不觉间,秋天全面地到来了。 最初的信息还在玉簪花。那一点洁白的颜色仿佛把厚重的暑热戳了一个洞,凉意透了过来。渐渐地,鼓鼓的小棒槌花苞绽开了,愈来愈多,满院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人走进屋内有时会问一句,怎么会这样香,是熏香还是什么?我们也答说,熏香哪有这样的气味,只是花香侵了进来罢了。花香晚间更觉分明,带着凉意。 一个夏天由着知了聒噪,吵得人恨不得大喝一声“别吵了!”谁和知了一般见识?伴着玉簪的色与香,夜间忽然有了清亮无比的鸣声,那是蟋蟀!叫叫停停,显得夜间愈发的静,又是一年一度虫鸣音乐换演员的时候了。知了的呐喊渐渐衰微,终于沉默。蟋蟀的叫声愈来愈多,愈来愈亮。清晨在松下小立,竹丛里、地锦间都有不止一支小乐队,后来中午也能听到了。最传神、最有秋之意韵的鸣声是在晚间,似比白天的鸣声高了八度,很是饱满。狄更斯在《炉边蟋蟀》这篇小说里形容蟋蟀的叫声“像一颗颗星星在屋外的黑暗中闪烁。歌声到最高昂时,音调里便会出现微弱的、难以描述的震颤”。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喜欢这小东西,他们说炉边能有一只蟋蟀,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事。 我们的小歌者中最优秀的一位也是在厨房里。它在门边、炉边、碗柜边、水池边转着圈鸣叫,像要叫醒沉沉的夜,叫得真欢!叫到最高昂处似乎星光也要颤一颤。我们怕它饿了,扔几片白菜叶子在地上,它总是不屑一顾。 养蟋蟀有许多讲究,可以写几本书。我无意此道,几十年前亲戚送的古雅的蛐蛐罐,早不知到哪里去了。我喜欢在自然环境中的蟋蟀的歌声,那是一种天籁,是秋的号角,充满了秋天收获的喜悦。 家人闲话时,常常说到家中的两个淘气包——两只猫;说到一只小壁虎,它每天黄昏爬上纱窗捉蚊子,恪尽职守;说到在杂物棚里呼呼大睡的小刺猬,肚皮有节奏地一凸一凹,煞是好看。也说到蟋蟀,这小家伙,为整个秋天振翅长鸣,不惜用尽丹田之气。它的歌声使人燥热的梦凉爽了,使人凄清的梦温暖了。我们还讨论了它的各种名字。蟋蟀,俗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