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高中化学竞赛.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竞赛 【第六讲 晶体结构】 【竞赛基本要求】 1、晶胞。 2、晶格能。 3、晶胞的相关计算。 4、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5、常见的晶体结构类型,如NaCl、CsCl、闪锌矿(ZnS)、萤石(CaF2)、金刚石、石墨、硒、冰、干冰、尿素、金红石、钙钛矿、钾、镁、铜等。 6、点阵的基本概念、晶系、宏观对称元素;十四种空间点阵类型。 7、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的概念。 【知识点击】 一、离子键理论 1916 年德国科学家Kossel(科塞尔)提出离子键理论。 (一)离子键的形成 1、形成过程 (1)电子转移形成离子 (2)靠静电吸引,形成化学键. 2、离子键的形成条件 (1)元素的电负性差要比较大 △X 1.7形成离子键; △X 1.7形成共价键。化合物中不存在纯离子键, NaF 中也有共价键的成分, △X 1.7,实际上是指离子键的成分大于50%。 【解析】:(1)1︰1︰2 一个球参与四个空隙,一个空隙由四个球围成;一个球参与四个切点,一个切点由二个球共用。 (2)图略,正八面体中心投影为平面◇空隙中心,正四面体中心投影为平面切点 1︰1︰2 一个球参与六个正八面体空隙,一个正八面体空隙由四个球围成;一个球参与八个正四面体空隙,一个正四面体空隙由四个球围成。 (3)小球的配位数为12 平面已配位4个,中心球周围的四个空隙上下各堆积4个,共12个。 (4)74.05% 以4个相邻小球中心构成底面,空隙上小球的中心为上底面的中心构成正四棱柱,设小球半径为r,则正四棱柱边长为2 r,高为 r,共包括1个小球(4个1/4,1个1/2),空间利用率为: *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2)易形成稳定离子 Na+(2s22p6),Clˉ(3s23p6),达到稀有气体稳定结构,Ag+(4d10)d轨道全充满的稳定结构。所以,NaCl、AgCl均为离子化合物;而C和Si 原子的电子结构为ns2np2,要失去全部价电子形成稳定离子,比较困难,所以一般不形成离子键。如CCl4、SiF4 等,均为共价化合物。 (3)形成离子键,释放能量大 Nas +1/2 Cl2g= NaCls △H = -410.9 kJ·mol –1 在形成离子键时,以放热的形式,释放较大的能量。 (二)离子键的特征 1、作用力的实质是静电引力 F ∝(q1q2)/ r2 (q1、q2分别为正负离子所带电量) 2、离子键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因为是静电吸引,所以无方向性;且只要是正负离子之间,则彼此吸引,即无饱和性。 (三)离子键的强度 1、键能和晶格能 以 NaCl 为例: 键能:1mol 气态 NaCl 分子,离解成气体原子时,所吸收的能量。用E i 表示。 NaClg= Na+g + Clg △H = 键能E i越大,表示离子键越强。 晶格能:气态的正负离子,结合成 1mol NaCl 晶体时,放出的能量。用 U 表示。 Na+g+ Cl–g= NaCls △H = -U(U为正值) 晶格能 U 越大,则形成离子键时放出的能量越多,离子键越强。键能和晶格能,均能表示离子键的强度,而且大小关系一致。通常,晶格能比较常用。如何求得晶格能? 2、玻恩-哈伯循环 ( Born-Haber Circulation) Born 和 Haber 设计了一个热力学循环过程,从已知的热力学数据出发,计算晶格能。具体如下: 由盖斯定律:△H6= △H1 +△H2+△H3+△H4+△H5 所以:△H5=△H6-(△H1 +△H2+△H3+△H4) 即:U = △H1 +△H2+△H3+△H4-△H6 =108.8+119.7+496-348.7+410.9 = 186.7 kJ·mol –1 以上关系称为Born-Haber循环 3、影响离子键强度的因素 从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引力 F ∝ (q1q2) / r2出发,影响 F 大小的因素有:离子的电荷数q 和离子之间的距离 r(与离子半径的大小相关)。 (1)离子电荷数的影响 电荷高,离子键强。 (2)离子半径的影响 半径小,则作用力大。 (3)离子半径概念 将离子晶体中的离子看成是相切的球体,正负离子的核间距 d 是r+ 和r – 之和。 1926年,哥德希密特(Goldschmidt)用光学方法测定,得到了F– 和O2– 的半径,分别为133 pm 和132 pm,结合X射线衍射数据得到一系列离子半径:这种半径为哥德希密特半径。 1927年,Pauling 用最外层电子到核的距离,定义为离子半径,并利用有效核电荷等关系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