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美国案例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1: 美国案例:罪案调查所得信息来源是否都保密 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信息公开和保密的拉锯战愈演愈烈。企业排污 信息要保密,路桥费收了多少要保密,人大主任被盗巨款的来源要保密……有些保密显然是 官场长久以来形成的衙门习气,但有些保密与公开之争却颇有些值得考量之处,例如清华女 生15 年前铊中毒案、黄光裕事件等 法相关的信息公开。 司法部门出于办案的需要,或是保护线人,通常有正当的理由拒绝公开其掌握的一些信 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安人员所掌握的信息想保密就保密,这其中的原则需要通过一个个具 体的信息公开案例来摸索。我国实施信息公开毕竟只有一年,还没有积累很多的案例给学者、 公众提供参考,那么我们不妨借鉴已经有多年实践的美国。在司法相关的信息公开上,美国 有一个经典的案例,这里面包含了一个被判终身监禁的囚犯与联邦调查局(FBI)之间的斗 争,一个 “杀人犯”为了洗清罪 的22 年努力。 n 一桩冤狱 1976 年8 月,新泽西州巡警斯诺在遭遇抢劫时被害,几名黑帮的成员为此被捕,他们 供认文森特·詹姆斯·兰达诺是这起抢劫案的 机,也是他开枪打死了巡警斯诺。然而兰达 诺并不是这个黑帮的成员,只是这个黑帮头目伏尔尼的幼年伙伴。这些黑帮成员是为了维护 他们的老大伏尔尼而故意扯出兰达诺。当时兰达诺37 岁,曾经由于盗窃入狱,是个瘾君子, 过着漫无目的的生活。这不会给陪审团留下什么好印象,他虽然否认和此案有任何关联,但 现场有他的帽子作为物证,以及两位黑帮成员和其他目击者的供词,他被判终身监禁。幸亏 当时联邦最高法院在全国范围内暂 死刑 (后来新泽西州在1982年恢复死刑),兰达诺总 算没丢掉性命,还能进行他长达22 年的洗冤征程。 在狱中,兰达诺戒掉了毒瘾,开始学习法律,他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此案的庭审记录,并 向每一个来监狱参观的人诉说他的冤屈。一位经常和美国民权联盟 (ACLU)合作的律师内 尔·穆林了解了他的案子,答应无偿地代理他的官 。 他们的努力终于在1981 年得到了回报,一个关键的目击者收回了证言。这个证人是个 卡车 机,当时看到逃跑汽车的驾车 机。当时联邦调查员给他看8 张照片,他很快认出了 其中一个,但调查员又抽走了他辨认出的那张,让他重新辨认,并引导他的注意力转向兰达 诺的照片。 接着兰达诺又得知控方还有其他目击者,却没有告知他和他的律师,而这些目击者都指 认黑帮老大伏尔尼才是驾车者,也是他开的枪。于是兰达诺再次提起上诉,联邦地区法官终 于在1989 年宣布释放兰达诺,因为记录表明控方 “有组织地”(systematically)隐瞒了对 兰达诺有利的信息和指证他人是凶 的证供。 此时兰达诺已经服了13 年的刑。但控方仍旧不肯罢休,他们否认刻意隐瞒证据,并再 次指控兰达诺。 而兰达诺和他的律师则开辟了另一阵地来打这场洗脱罪 之战:他们向FBI 提交了信息 公开申请,要求他们公开本案调查档案。但FBI 给他们的300 多页材料已经经过重新编辑, 很多信息都被涂黑了。FBI 说,根据 《信息自由法案》,所有犯罪调查所得信息都是保密的, 他们毋须给兰达诺看到整个档案。 兰达诺对此提出质疑,官司一直打到联邦最高法院,9 位联邦大法官一致做出了有利于 兰达诺的裁决。判决文书上写道:当 《信息自由法案》通过时,议会 (即该法案的立法者) 并没有给FBI 全面豁免(blanket exemption)。兰达诺和他的律师终于拿到了该起抢劫谋杀 案的900 多页FBI 文档。英美法系是判例法,这一判决打开了FBI 的大门,使FBI 的工作也 能受到公众监督。 兰达诺在1998 年的谋杀案重审中终于被陪审团裁定无罪,彻底摆脱了此案的纠缠,胜 利结束了22 年的申冤之路。4 年后,63 岁的兰达诺死于心脏病,此时他已是三个孩子的外 祖父,总算是没有背着谋杀犯的罪 进入坟墓,而 “兰达诺诉 法部”(Landano vs. Dept. of Justice)更成为美国信息公开的经典案例,使他的 字得以载入司法史册。 n 公开与保密的法理折衷 本文不仅是为了讲述这个冤狱得雪的故事,也不希望读者得出司法档案都该公开的结 论。除了这个故事的曲折外,笔者同样关注联邦最高法院对 “兰达诺诉 法部”一案的判决 书。联邦大法官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个案,他们的裁决将成为判例,成为美国大大小小法院的 判决依据,和 州立法者调整本州法律的准绳,于是他们在判决措辞上的审慎和分寸堪称法 律案牍的楷模。 以下是 “兰达诺诉 法部”最高法院判词的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