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做大生意.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企业做大生意

小生意成就大事业 曾经的中国首富刘永好,是做猪饲料起家的!世界最大的百货零售商是沃尔玛,世界最大的快餐店麦当劳,也是从卖针头线脑,卖汉堡鸡腿,堆积出巨大财富的。 生意大小不取决于投入规模,而取决于需求的大小。当绝大部分老百姓还对他们积蓄一辈子也买不起的高档住宅望洋兴叹时,房地产这个盛产大老板的行业就成了吞噬资金的黑洞。相反,在一般人最瞧不起的农村,专门向那些穿得破旧、用得节俭的农民提供饲料和化肥,解决他们的饮食起居的经营者中,却出了真正大腕级的巨商。发现大需求,才能做成大生意。人最大的需求是什么?不就是吃喝拉撒这些小事?越小的事越不能忽略,一泡尿也能憋死英雄,不让拉尿了,谁都不行!而谁要是能让拉不出来的人拉得出来,让拉得出来的人拉得轻松愉快,他一定能发财!   小作坊,大工厂,一块豆腐的创业故事 15年前,一个名叫沈建华的浙江小伙子来到上海淘金,去菜场买菜,发现菜摊上的豆腐总是有许多新品牌诞生,却没有一个品牌能做长。沈建华问菜摊老板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位菜摊老板告诉他说,虽然是一个大上海,但是没有什么人愿意做豆腐卖,因为豆腐太便宜了。沈建华心想,只要努力,一定能把一个硬币就能完成的生意做成大买卖!当然不是由着他一句“转行”而马上出现的,在豆腐作坊办起来前,他用了半个月来调研豆制品市场,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每个环节都不放过。这个时候,不得不说沈建华的保守“帮”了他。因为保守,所以不贸然行动,所以每一步都走得谨慎而确定。“凌晨我在集贸市场看见好几卡车的豆腐运过来,一眨眼的功夫就会卖完,我才意识到豆制品的市场有多大。”回忆起当时调研的场景,沈建华的眼里依旧闪烁着光芒。从他并不华丽的描述中,却折射了一个配有激昂背景音乐的画面。凌晨的微光投进嘈杂的集贸市场,人们忙着给卡车卸货、讨价还价,这样的场景在当时沈建华看来,却好似打开了一扇门,冲破了他脑海里对于市场曾经狭隘的想法。 他做得一丝不苟,无论刮风下雨、酷暑寒冬,每天都坚持把半夜刚做好的豆腐送到市区菜场,连春节都不断货。 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生意虽然好了一些,但却总是不温不火,沈建华觉得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品牌、拓展市场,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要让自己的品牌更直接面向零售市场。意识到这一点后,沈建华果断地放弃掉了批发业务,以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服务、诚信的商德,着手做菜场直营,从100家起步,200家、300家…… 到了2006年,原来逼仄的小厂房已经不能满足“清美”的发展需要,他把工厂迁往了南汇。走进南汇的新厂房,首先出来迎接的是飘满空气的豆腐香;走进沈建华的办公室,最显眼的则是墙上的毛笔字——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刚到南汇,人生地不熟,新的厂房却也带来过新的问题。当时南汇的厂房采用了全新的污水处理技术,原理是在污水处理区域内培养菌种来杀灭污水中的有害成分。不想污水排放量没有控制好,大量的污水倒入后反而吞噬了原本培养的菌种,导致最终排入河道的水人就是有污染的脏水。了解情况后的沈建华急出一身冷汗,处理技术出错可以改进是小事,但是污水影响附近居民生活,毁坏公司信誉,砸了“清美”招牌才是大事。这时南汇镇的环境管理局带来了福音,他们带着技术部的工作人员到实地调查情况,分析原因,最终顺利的解决了问题。污水事件让沈建华意识到了政府扶植的重要性,如果南汇镇政府决定停厂整顿的话,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堪设想,而“清美”这个品牌也会名誉扫地。 沈建华对于自己最多的评价是保守,但在言语间处处显现的,却是他要把“清美”不断发展壮大的决心和斗志,是一股不安于现状的冲劲。他保守于做每个决定前的冷静,却不停地在追求生产方式和销售通路上的创新。“清美”是第一个把豆制品生产规模化的品牌,是第一个开设豆制品专柜的品牌,是第一个……沈建华带着“清美”一路的突破创新,立志要打造全球第一的豆制品品牌。 十年的历练,把沈建华从门外汉,变成了熟悉豆制品加工制作每一个细节的“熟练工”。讲起“清美”豆制品的规模化生产、由“清美”首创的六百多条生产标准,他头头是道、如数家珍。十年来,沈建华打破了上海豆制品市场的惯有思维,把浦西的豆腐卖到了浦东,甚至卖到了整个长三角地区。 小黄豆,大文化,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未来 沈建华十年来的成功秘诀在于:一心一意认真的做好豆腐,但却从没把眼光只放在豆腐上。可以说沈建华是一个“有全局视野的豆腐工人”,在“清美”还没出现的时候,杨浦的豆腐从没卖到虹口过,更不要说浙江了。他总是选择跟上时代的步伐,上海举办世博会后,他便成立了世博小组,专门负责供应园区内的豆制品。在园区内我们可能看不见“清美”的影子,但我们吃进嘴的每一块豆腐,都是来自它的优质产品。 在未来的五年内赚到50亿——这似乎又是一个不可能的计划,但沈建华却言之凿凿的说出了他脑海里“清美”的未来,正朝着公司会议室里的那句标语——“弘扬中华大豆文化,打造全球第一品牌”,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