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沙海区中生界岩相分布及构造特征米
维普资讯
第38卷 第 3期 海 洋 与 湖 沼 V0l1.38.No.3
2007年 5 月 OCEANOLOGIA ET LIMNOLOGIA SINICA M ay,2007
南沙海区中生界岩相分布及构造特征米
刘海龄 谢国发 2 阎 贫 刘迎春 郑红波
(1.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 510301;
2.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 261大队 鹰潭 335001)
提要 为了了解南中国海南部南沙群岛陆架一陆坡区中生代地层发育情况,作者通过综合
分析该海区钻井、拖网及 1987年 以来采集的20000多公里的多道反射地震勘探等资料,得
到了对该区中生界基本特征的如下新认识:空间分布上,南沙的中生界具有从北部的郑和一
礼乐隆起南缘 向南增厚的趋势;沉积岩相方面,东部三叠纪时为深海相,侏罗纪为浅海与三
角洲相,白垩纪为浅海一内浅海相,而往西南部中生代 的海水深度有变深的趋势;中一新生代
变形上,在南沙西部的曾母盆地,中生界褶皱为复式的、非协调性的,南沙 中部多为舒缓褶
皱,东部仅在近 巴拉望海槽地带出现小幅度的褶皱。结合 围区中生界及特提斯构造域的发育
特征,作者提出南沙地块上的海相 中生界在大地构造上归属于残留在 中特提斯洋北部减薄
陆缘地壳上的中特提斯期海相沉积地层,是该海域油气资源勘探不可忽视 的对象。
关键词 特提斯,中生代,海相地层,南沙地块,南沙群岛,南中国海
中图分类号 P731
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位于东亚陆缘的南 沙地壳结晶基底之上的构造地层提出了三分方案
段 、我 国南海的南部海域 。在区域地质上,该区 (周效中等,1994;姜绍仁等,1996),称前第三纪沉
隶属于典型的新生代微板块——南沙微板块,南 积地层为下构造层,对南沙前新生代基底的构造
面与加里曼丹一南巴拉望俯冲一碰撞构造 区直接相 特征、围区前新生代大地构造格架进行了初步的
连接,北隔南海深海洋盆扩张脊与华南陆缘伸 讨论(钟建强等,1997;Liuetal,2006)。但对于该海
展一离散构造区相望,西以红河一越东一万纳拉分走 域在前新生代重要演化阶段之一的中生代所形成
滑一转换断裂带为界与印支一巽他右旋走滑一拉分 的岩相古地理和构造变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古大地
构造区相邻,东以马尼拉.内格勒斯海沟为界与 构造位置等基本地质 问题至今仍缺乏系统的研
吕宋一棉兰老左旋走滑一会聚构造区相伴(Liuetal, 究。回答这些基本地质问题对完整地认识该地区
2004)。在南沙微板块 内可划分南部南海深海盆 、 的岩石圈地壳演化历史、开辟残留中生代海相盆
郑和隆起区、南薇一安渡一礼乐中生代沉降区、曾 地油气资源勘探新领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母一西北巴拉望新生代沉降区等构造单元(图 1)。 本文作者在研究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
在地质历史上,该区为古特提斯和古太平洋构造 近 20年来所获得的综合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
域与中、新特提斯和太平洋构造域演化、发展的 结合钻井和拖网岩石取样资料,拟对南沙海区中
重要地段。前人就该海域新生代的构造区划(金庆 生代地层一构造的基本格局进行初步分析,并结
焕等,2000)、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和演化(杨树康等, 合围区中生界的对比研究,探讨该海区中生界的
1994;~永坚等,2002)已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对南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 目,2006BAB19B00号: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重要方向项 目,KZCX2.YW-203号;国家重点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