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质学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遥感地质学汇编

(2)岩层产状的判断及量测 (3)倾角确定 主要借助岩层三角面 形状随地形和岩层倾角变 化规律确定 关键: 山脊点夹角大小 大—陡 小—缓 (2)岩层产状的判断及量测 注意:影响岩层三角面形状的因素 ①.地形 地形改变—山脊点夹角变钝 *岩层三角面山脊点与山谷点高差变小 *两沟谷间距变宽 (2)岩层产状的判断及量测 ②.航摄仪焦距 影响到岩层三 角面形态的变化 焦距短 —变化大 (2)岩层产状的判断及量测 ③.中心投影性质 受中心投影性质影响,航片上不在像主点 处的岩层三角面影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歪曲 确定岩层产状—选用像底(主)点处且与 岩层走向一致的辐射线上岩层三角面的形态和 山脊点夹角—判断倾向和倾角 (2)岩层产状的判断及量测 投影角:投影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像主点东部 三角面面对镜头 —离开像主点—山脊点夹角渐小 易误判为倾角渐缓 像主点西部 三角面背对镜头 —离开像主点—山脊点夹角渐大 易误判为倾角渐陡 投影角=倾角 —三角面影像变成直线 易误判为直立 投影角<倾角 —三角面山脊点指向反向 易误判为岩层倾向相反 同向西倾 倾角相等 主要内容 (1)概述 (2)岩层产状的判断及量测 (3)褶皱构造判译 (4)断裂构造判译 2.褶皱构造判译 一.褶皱构造解译基本任务 确定—存在 (整体) 辨认—类型 解译—形态 分析—褶皱群体、分布特点和成因 (局部) (5)遥感地层单位 A B C (5)遥感地层单位 注: ⑴.“遥感地层单位”是“哑”的,年代确定 须结合地面工作、实测剖面、前人资料 ⑵.解译分析时,选好影像标志层 *上下岩层反差明显,延续性好 *上下岩层地貌差异显著 ( 如沿标志层出现陡 坎、陡崖、凹谷、岩层三角面等微地貌) *最好处于某个地层界线附近 ⑶.每个遥感地层单位均应建立可靠的解 译标志 (5)遥感地层单位 二.地层角度不整合解译 上下两套地层在地质历史上有过沉积间断 或地层缺失,两套地层成一定角度相接触 地层角度不整合解译标志: ⑴.区域性两套地层 — 走向线斜交 上覆地层在不同地段分别与不同时代或不 同产状岩层相接触、上覆地层与接触面产状一 致 注:与断层接触区别(局部、断层面与上覆 地层产状不一致、结合断层解译标志) (5)遥感地层单位 ⑵.较老的构造形迹、岩脉、侵入体等被上覆新地层截然掩盖 ⑶.上下地层构造线方向、褶皱形式、褶皱 和断裂发育程度、变质程度明显不同 ⑷.上下地层地貌景观、水系特征明显不同 ⑸.不整合面上常有由上覆地层底砾岩形成 的陡坎 (5)遥感地层单位 (5)遥感地层单位 三.岩相变化的研究 岩相变化:地层沿走向岩性等的变化 利用遥感图像视域广、便于宏观整体观察 的特点 根据地层沿走向影像特征的变化,分析地 层相变特点 (5)遥感地层单位 (5)遥感地层单位 安顺幅三叠系地层 西部: 碳酸岩盐 桔皮状花纹 层理清楚 东部: 碎屑岩 树枝状水系 层理不明显 中部: 灰岩堤礁 相变界线 深色条带 主要内容 (1)概述 (2)岩浆岩解译 (3)沉积岩解译 (4)变质岩解译 (5)遥感地层单位 (6)小结 (6)小结 一.岩性解译要领 ⒈目视解译是岩性解译的基础 ⒉航空像片是目视解译的基本资料 ⒊充分利用对比提高解译能力 解译要通过相关分析与特征对比 对比内容: 与典型样区; 与不同类型遥感图像上同名地物影像特征 与同类岩性在不同地段影像特征 与不同岩性影像特征 (6)小结 ⒋正确选择岩性解译典型样区 目的: ⑴.把每种岩性解译单位的典型影像特征 展示出来 ⑵.为图像处理训练区的挑选作参考 ⑶.为岩性波谱测试选择测试地点作参考 样区选择原则: 岩性影像特征(单一或综合)有代表性 样区所在的自然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