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倾斜车道安全设施安装位置标准
斜巷安全设施安装位置标准
1.挡车棍
1安设地点:一般运输斜巷(运输量较小)上平车场,距离斜巷上变坡点2.0~3.0米。
1.2布置在轨道中心,偏离轨中不大于50mm。
1.3控制位置要求:
2.阻车器
2.1安设地点:一般运输斜巷上平车场,距离斜巷上变坡点0.8~2.0米处。
2.2对于主要运输斜巷上平车场设置连动阻车器,两阻车器之间的距离按一列车长度+2.0米计算设置。
2.3对于设置高低道运输的主要运输斜巷在高道侧距离变坡点0.8~2.0米设置单向挡车器。
3.连动阻车器(挡车梁)
3.1安设地点:运输斜巷上变坡点下方一列车长度+2+5 sinαt2 米,α--斜巷倾角,t-连动阻车器动作时间s。
3.2当斜巷长度小于30米时,斜巷内仅安设连动阻车器。
3.3设置方式可依据现场情况确定,但要求电动、气动操作的其动作反应时间不得超过5秒钟。
4.不倒翁(挡车梁)
4.1安设地点:斜巷底弯路上方30米左右处。其操作机构设置在信号硐室口或信号室内。
4.2下山掘进时在扒装机后8~10米处安设,并随扒装机及时移动。
4.3上山掘进时,在底弯路起坡点上方5米处设置。扒装机后10米处设置1道,并随扒装机及时移动。
4.4甩车场偏口起坡点上方3.0-5.0米处设置。
5.超速吊梁
5.1安设地点:斜巷长度超过100米的必须安设。
5.2中间有联络巷甩车场的,在主道甩车场道岔下方20米处设置1道。
5.3斜巷坡度超过18度的,每隔100米设置1道。18度以下的斜巷每隔150米设置1道。距离以挡车装置动作控制机构之间的距离计算。
5.4挡车装置与动作控制机构之间的距离按1列车长度+10米计算。
5.5设置多道时最上1道动作机构距离上变坡点长度取80-100米。
5.6最下1道的挡车装置距离底弯路起坡点不小于60米。
6.绳轮
6.1主要运输斜巷绳轮间距不大于10米。
6.2一般运输斜巷绳轮间距不大于20米。
6.3上变坡点要安装大地滚,直径不小于250mm。
6.4绞车前方钢丝绳运行时不在轨道内部的,必须在轨道外侧钢丝绳运行范围设置绳轮。同时在绞车前方设置站立滚,协助调整钢丝绳偏角。
6.5中间甩车道处设置站立滚和斜地滚,用于调整钢丝绳运行范围。
6.6巷道起伏较大时,要在钢丝绳磨顶板处,设置天轮。
7.信号器
7.1安设地点:信号器固定在信号架(牌)上,信号架(牌)放置在地上或固定在墙上。其高度依据操作人员操作时的高度确定,要求操作方便。
7.2信号器放置在信号室内靠近提升绞车一侧的帮部。
8.牌板
8.1牌板必须安装于信号室或绞车房内,靠近斜巷一侧的墙壁上。信号室内悬挂不开时将牌板悬挂在信号室外,位置紧靠信号室)。
8.2无绞车房时,安装于绞车前2m处(距绞车较近一帮)。
8.3管理牌板上沿必须水平,距底板高度为1.8米;用螺栓固定于巷道帮上,松紧适中。
9.照明
9.1安设地点:主要运输斜巷每50米设置1组照明,悬挂在巷道正顶。
9.2绞车(房)附近悬挂在司机操作处侧面巷道帮上,高度距离底板不小于2.5米,同时不影响司机观察前方车场情况。
9.3车场(摘挂钩)处照明灯间距不大于20米。连动阻车器(挡车梁)处必须设置照明灯,悬挂在巷道正顶。
10.行车红灯(行车报警信号)
10.1安设地点:底弯路安设在信号室靠近提升绞车的上方不超过10米的位置,上弯路安设在变坡点位置;
10.2三岔口处安设在三岔口交点处;曲线甩车道安设在巷中交点处。均安设在巷道正顶(帮部悬挂时高度不小于2.5米)。
附:超速吊梁控制与单车装置之间距离计算
超速吊限一般为机械常开式,其挡车装置悬挂高度在2.5米左右,限制速度一般在3m/s(济二矿九采轨道下山实际试验值),按列车最后一个车使控制机构动作考虑,限速吊梁反应落底,落底时间为:t=SQR(2h/g) =0.71s
按1s计算,列车运行长度为 L=vt+sinα×g×t2/2
=3+5sinα 其最大值为8米,实际取10米。
若列车运行速度到达控制机构处速度大于3m/s,则第一个车就使机构动作,列车运行长度为L=v+5 sinα,不会超过15米。长度也就是2个车+10米。
即取1列车+10米的长度是合适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集团道路景观命名.ppt
- 集装箱放样工艺规程.doc
- 附注18传导路径.doc
- 露天矿装饰石材技术规程.doc
- 露天矿装饰石材技术规程目录.doc
- 青岛城市规划史.doc
- afiivm女孩宝贵的信息.doc
- agronomb娱乐的旅游项目的设计技术.doc
- ai轻松绘制矢量风格时尚插画.doc
- 2016上海交大博士生.ppt
- 筹备期政策与流程.pdf
- 常用材料规格 价格 性能 参数应用表-A.pdf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赏食兼用LA百合品种评价.pdf
- 国内外齿轮领域标准统计分析与思考.pdf
- 城市联系视角的世界体育城市识别:定义、框架与层级结构.pdf
- 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指数评价及主导因子分析.pdf
- 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pdf
- 英文版论文资料:EACNet:Ensemble adversarial co-training neural network for handling missing modalities in MRI images for brain tumor segmentation.pdf
- 基于营养成分及香气分析的厚皮甜瓜品质综合评价.pdf
- 基于机器学习筛选慢性鼻窦炎相关诊断基因及其与免疫微环境的关系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