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习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习题(答案版)
一.选择题
1、(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2、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B.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C.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D.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3、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B.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C.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D.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4、(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13)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A.宋开封 B.唐长安 C.明北京 D.元大都
5、(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B.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C.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D.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6、
选C
7、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选官须注重才学网 B.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C.选官应注重品行 D.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8、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10、《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 其表现有
①战乱频仍 ②民族矛盾尖锐 ③刑罚严酷 ④土地兼并严重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1、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A.宗法制的消亡 B.君主专制的削弱
C.分封制的巩固 D.中央集权的加强
12、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A.削弱相权 B.限制君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
13、唐朝时形成了“父教其子,子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尚,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科举制度的推行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D.学校体系的完备
1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B.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C.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D.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15、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承袭华夏传统 B.宣扬托古改制 C.标榜君权神授 D.突出个人功业
16、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