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绪论
一. 教学内容
仪器分析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仪器分析的分类与特点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二.重点与难点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仪器分析的分类依据与各类特点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三.学时安排 1 学时
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g、(L级,甚至更低。适合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分的测定。
2. 选择性好。很多的仪器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定时,相互间不产生干扰。
3.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
仪器分析的特点(与化学分析比较)
4. 相对误差较大。化学分析一般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几。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5%,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
5. 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区别不是绝对的,仪器分析是在化学分析基础上的发展。
不少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涉及到有关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不少仪器分析方法,
还必须与试样处理、分离及掩蔽等化学分析手段相结合,才能完成
分析的全过程。
仪器分析有时还需要采用化学富集的方法提高灵敏度;
有些仪器分析方法,如分光光度分析法,由于涉及大量的有机试剂和配合物化学等理论,所以在不少书籍中,把它列入化学分析。
应该指出,仪器分析本身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多种仪器方法的组合。可是这些仪器方法在化学学科中极其重要。它们已不单纯地应用于分析的目的,而是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和解决各种化学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将它们称为 “化学分析中的仪器方法 ”更为确切。
二、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
三、发展中的仪器分析
1. 20世纪40~50年代兴起的材料科学,60 ~70年代发展起来的环境科学都促进了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80年代以来,生命科学的发展也促进分析化学一次巨大的发展。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不断发展,不断地更新自己,为科学技术提供更准确、更灵敏、专一、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
2. 如生命科学研究的进展,需要对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分析,对生物药物分析,对超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如单个细胞内神经传递物质的分析以及对生物活体进行分析。
3.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仪器分析带来了新的发展。信息科学主要是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4. 计算机与分析仪器的结合,出现了分析仪器的智能化,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它使许多以往难以完成的任务,如实验室的自动化,图谱的快速检索,复杂的数学统计可轻而易举得于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变换主要依赖于各类的传感器。这又带动仪器分析中传感器的发展,出现了光导纤维的化学传感器和各种生物传感器。
5. 联用分析技术已成为当前仪器分析的重要发展方向。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分离方法(如色谱法)和检测方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的结合,汇集了各自的优点,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可以更好地完成试样的分析任务。
联用分析技术:
1.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2.气相色谱—质谱法—质谱法(GC—MS—MS)
3.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法(GC—AED)
4.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
四、仪器分析方法的优点是:
1. 操作简便而快速,对于含量很低(如质量分数为 10 -8 或 10 -9 数量级)的组分,则更具独特之处。
2. 被测组分的浓度变化或物理性质变化能转变成某种电学参数(如
电阻﹑电导 ﹑电位 ﹑ 电容﹑电流等),故易于实现自动化和连
接电子计算机。因此,仪器分析具有简便 ﹑ 快速﹑灵敏﹑易于实
现自动化等特点。对于结构分析 ,仪器分析法 也是极为重要和必
不可少的工具。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仅对分析化学在提
高准确度 ﹑灵敏度和分析速度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还不
断提出更多的新、课题。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求分析化学能提供更
多﹑更复杂的信息。
课时分配
光学分析法(33学时)
1. 绪论(1学时);
2. 光学分析法导论(2学时)
3. 原子发射光谱法(5学时)
4.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6学时)
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学时)
6. 红外光谱法(3学时)
7. 分子发光分析法(5学时)
8. 核磁共振波谱法(3学时)
9. 质谱法(3学时)
电学分析法(17学时)
1. 电分析化学导论(3学时)
2. 电位分析法(4学时)
3.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4学时)
4. 伏安和极谱分析法(6学时)
色谱分析法(14学时)
1. 色谱分析导论(4学时)
2. 气相色谱法(5学时)
3. 液相色谱法(5学时)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简介: (2学时)
参考书
仪器分析 (武汉大学)(教材)
仪器分析教程 北京大学化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