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唐山联圩堤防滑坡段工程地质与加固设计.docVIP

枞阳县唐山联圩堤防滑坡段工程地质与加固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枞阳县唐山联圩堤防滑坡段工程地质与加固设计.doc

  枞阳县唐山联圩堤防滑坡段工程地质与加固设计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of dikes built in soft foundation often have problems in anti-sliding. Tangshan Lianeans of drilling and laboratory test,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dike body and foundation in the landslide segment is found out. The causes of landslide are analyzed and reinforcement design scheme is proposed.   Key ent;engineering geology;reinforcement design   中图分类号:U216.41+9.1 文献标识码:A :1006-4311(2016)14-0146-03   1 概述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资料,截止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堤防总长度413679km,5级及以上堤防长度275495km,其中已建堤防长度267532km,在建堤防长度7963km。堤防为长条形或带状建筑物,常跨越阶地、漫滩、古河道、冲沟等多个地貌单元,堤基多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其物质组成、分布及厚度变化大,地质条件较复杂。   随着堤防工程建设的发展,软土地基上修筑堤防在东部尤其沿海地区很多。软基上筑堤常发生滑坡、过大沉降或不均匀沉降、穿堤建筑物失事等,不但增加了处理投资,而且延长了工期。   本文以枞阳县唐山联圩滑坡段为例,采用钻探、室内试验手段,查明了滑坡段堤防堤身、堤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发生滑坡险情原因,并提出了加固设计方案,供同行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 堤防概况与历史险情   唐山联圩位于枞阳县项铺镇境内,白荡湖水系罗昌河左岸,堤防长度8.084km,为4级堤防,堤顶高程14.7~16.2m(吴淞高程系,下同),堤顶宽度2.5~13.9m,迎水坡坡比1∶1.5~1∶2.8,背水坡坡比1∶1.0~1∶3.2,圩内地面高程9.1~12.4m,沿坡脚沟、塘密布,底高程7.4~8.6m。   堤防自筑堤开始滑坡险情频发,据统计,1983~1999年间,桩号0+050~2+450、5+550~6+350、6+800~7+400(桩号起点位于下游安咀头大闸)段迎水坡或背水坡发生滑坡险情,总长度3.8km,占堤防总长度的47%,1994年和2001年对堤防沿线进行了吹填处理,情况有较大改善。   2009年和2010年汛期罗昌河河水位分别为12.61m、12.92m时,桩号1+897~2+387段迎水坡发生滑坡险情,2010年汛后对该段迎水坡采用抛石进行了加固处理,抛石区宽度12~19m,顶面高程10.4m左右。   2012年汛期罗昌河水位12.47m时,桩号2+174~2+325段背水坡发生滑坡险情。   3 滑坡段工程地质条件   3.1 地形地貌   滑坡段在地貌上位于河流及白荡湖湖积圩畈区,现有堤防堤顶高程15.5~16.2m,堤顶宽度2.5~7.4m,迎水坡坡比1∶3.0,罗昌河河底高程8.0m,背水坡坡比1∶3.2,沿圩堤堤脚现状为农田和水塘,农田地面高程一般9.3~9.8m,宽度17.2~24.4m,水塘塘底高程8.0~8.4m。   3.2 地层结构   根据野外钻探成果,滑坡段揭露的土体包括:侏罗系上统双庙组(J3sh)(由安山岩组成),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由粉质粘土组成),第四系全新统(Q4)(由粉质粘(壤)土、粉质粘(壤)土夹细砂、淤质粉质粘(壤)土组成),人工填土(Qml)(主要由粉质粘(壤)土组成),典型地质断面见图1。   现有堤防组成堤身填土主要成份以碎石土、黄色粉质粘(壤)土(①1层)、灰~灰黑色粉质粘土(①2层)为主,碎石土主要分布于堤身填土表层,厚度0.2~0.4m,黄色粉质粘(壤)土主要分布于堤身上部,土体一般呈可塑状态,野外标准贯入击数2.7~4.0击,平均3.1击,灰~灰黑色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堤身下部,土体一般呈软塑~软可塑状态,野外标准贯入击数1.8~2.7击,平均2.3击。   灰色淤质粉质粘(壤)土(②层)属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淤积层(Q4al+l),主要分布于堤基上部,土体呈软塑~流塑状态,野外标准贯入击数1.1~1.8击,平均1.5击。   灰色粉质粘(壤)土夹细砂(②1层)属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堤基中部,细砂呈薄层状分布,土体呈软塑~可塑状态,野外标准贯入击数2.3~6.9击,平均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