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规则义务论
* 壹 義務論 * 壹 義務論 一 學派 二 分類 三 義務論的指引原則 四 義務論的重點 * 義務論--學派 康德的義務論 洛斯的直覺論 * 康德的義務論(1/3) 最有名的義務論論述係由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Kant, 1724-1804)所提出 。 康德將人類至高的道德法則稱為絕對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是一種良心的道德律,凡是合乎律則的行為本身就是善 。 第一個把責任(duty)當成道德核心概念的哲學家,他認為決定一個行動之道德價值的是「道義責任」,強調道德的先決條件是善意志(good will)。所謂善意志係指依照道德要求去選擇行為的意識傾向。 * 康德的義務論(2/3) 第一個命題 有道德價值的行為必須是因義務而為 第二個命題 一個因義務而為的行為,其道德價值不在於由此行為所達成的目的,而在於決定此行為的準則 第三個命題 義務是尊敬法則的必然行為 * 康德的義務論(3/3) 完全的責任 完全不可逃避,隨時要身體力行的。 不完全的責任 可以依個人價值作選擇。 * 洛斯的直覺論(1/2) 一般稱之為直覺主義(intuitionism)。 之所以被稱為直覺主義,是因為他認為某一個或某些道德概念是根本的、直接的,因為這一個或這些概念是不可被定義的,也就是說我們對它或它們的掌握是靠直覺。 表面義務所指的並不是看起來是義務,而實際上卻不是,而是指行為實際擁有的某些特性,所以是有關行為的客觀事實,強調的是有關行為的客觀事實,而不是表象 。 * 洛斯的直覺論(2/2) 忠誠(duties of fidelity) 不傷害別人(duties of not injuring others) 行善(duties of beneficence) 公平或正義(duties of justice) 補償(duties of reparation) 感恩(duties of gratitude) 自行改進(duties of self-improvement) * 義務論—分類 行為義務論(act deontology) 規則義務論(rule deontology) * 行為義務論 認為個人之行為是否合於道德,完全靠直覺、良心和上帝的戒律來判定。 主張「義務」的判斷,基本上都是像「在這個情境下我將如何做」的個別律,又稱為「情境義務論」。 認為「每一個情境都是不同的」、「沒有所謂的標準來決定個別情境下何者為對?何者為錯?」,認為「個別判斷是最基本的」。 認為「在每一個特殊情境下,我們應能夠看出或決定何者為對,或是一種義務,不必訴諸任何規則」。 特別強調「個別情境」和「經驗」。 * 規則義務論 規則義務論者主張「對和錯的標準在於一條或一組規則」。認為某些特別的行為應以規則予以約束。 認為「規則」是最基本的,不是由個別情境歸納而來的,強調「個別情境的判斷永遠必須依據規則來決定」。 特別強調「一般在作倫理道德的判斷、推理或選擇等,必定已隱含了規則或原則的引用」。 * 義務論的指引原則 基本倫理原則 古聖先賢的訓示 宗教的戒律 * 基本倫理原則 自主原則(principle of autonomy) 行善原則(principle of beneficence) 不傷害原則(principle of non-maleficence) 公平正義原則(principle of justices) * 古聖先賢的訓示 孔子的仁、恕及智、仁、勇三達德。 孟子的仁、義、禮、智四德。 五倫:君臣有義、朋友有信、長幼有序、夫婦有別、父子有親。 四維:禮、義、廉、恥。 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 宗教的戒律 舊約聖經的十誡。 佛教的五戒。 道教、回教……的戒律等 * 義務論的重點 義務論者認為行為本身的對或錯是絕對的。 強調行為的正當性,亦即行為動機之純正,而不重視行為的結果。 其整體概念是任何原則應符合下列條件 倫理的規則應有普遍的適用性;例如基督十誡、佛門五戒均含有道德義務精神在內,故均具有普遍適用性。 尊重「人」的絕對價值與尊嚴,應將「人」當目的,避免以「人」為手段。 人們因瞭解其普遍的正當性而自願接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