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磨牙髓腔
髓室底 呈四边形或三角形 颊舌径长、近远中径短 有3~4个根管口 近颊根管口位于最颊侧,形态较扁,双管型或单双管型约占63%。 远颊根管口紧邻近颊根管口,位于其远中偏舌侧 ,根管口略圆,双管型约占9% 舌侧根管口位于最舌侧,形态较宽大,多为单根管 2.上颌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态 形态与上颌第一磨牙相近,但较小 近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的共约占30% 远颊根管和舌根管多数为单根管 偶见2个根管 3.上颌第三磨牙的髓腔形态 形态变化最多 髓室大 根管粗 髓角较低 下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1.下颌第一磨牙髓腔形态 髓室约呈矮立方形 近远中径颊舌径髓室高度 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 近舌髓角与远舌髓角高度相近,接近牙冠中1/3 近颊髓角、远颊髓角和远中髓角较低, 位于牙冠颈1/3或颈缘附近 髓室底 呈四边形或五边形 近远中径长,颊舌径短 有2~4个根管口 近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的共占87% 远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的占40% 2.下颌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态 与下颌第一磨牙相似 近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的共占64% 远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型的共占18% “C”形根管约占31% 3.下颌第三磨牙的髓腔形态 髓室及根管依牙齿外形而异 髓室、根管均较大 有 2 根的为 2 根管 融合根的多为单根管 1、上颌第一、二磨牙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较高,补牙备洞时应避免穿髓。 2、上颌第二磨牙有时颊侧二根融合为一粗大的根和根管,治疗时应加注意。 3、下颌第一、二磨牙因髓室顶与髓室底相距较近,开髓时应防止穿通髓室底。 4、下颌第一、二磨牙因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近中髓角高于远中髓角,牙体预备时应注意髓角的位置。 4、下颌第二磨牙有时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亦在颊侧连通,根管横断面呈“U”字形,开髓时勿将根管在颊侧的连通误认为是被穿通的髓室底。 5、下颌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牙冠颊面近颈部突出,牙冠舌面近牙合缘较突出,其髓腔亦偏向颊侧,故开髓部位应在牙合面偏向颊尖处;其在牙合面正中央处开髓,尤其是偏向舌偏,常致舌侧薄弱而折断。 磨牙髓腔应用解剖 谢谢观赏 磨牙牙髓腔解剖 讲解员:蓝燕华,张倩, 资料收集:张艳艳,郭燕妮,王宇,陈昕 PPT制作:陈露祎,杨春蝶,钱娴娴 校对:门莉云,吴秀丽,徐文婷 牙髓腔简称为髓腔(Pulp cavily),位于整个牙体的中央,髓腔内充满着牙髓组织,由于牙髓组织的四周都是坚硬的牙本质骨组织,一旦造成牙髓发炎,就会导致不可忍受的特殊疼痛。 一、髓室 位于牙冠与牙颈部以上部分,形状与牙冠外形相似,但体积小得多,前牙髓室与根管无明显界限,后牙髓室分髓顶、底和周围四壁。 1. 髓室顶和髓室底:靠近咬(牙合)方为顶,造近根管口为髓室底,两者之间的距离称髓室高度。 2. 髓室壁:有四壁:近、远、颊、舌。 3. 髓角:为髓室突入牙尖的部位,其形状位置与牙尖的高度相似,髓角与(牙合)面的距离因年龄而变异大,乳牙与刚萌出的新恒牙髓室大,髓角高,老年人随着增龄变化而使髓腔变小、变窄。而髓角也变低,临床上也有的出现闭锁性髓室。 4. 根管口:为髓室底上与根管的移行处。 二、根管系统(root canal system) 是指根管口以下的至根尖孔部分的空腔。由于每个牙齿的牙根形态各不相同,而其根管之间形态也不相同。原则上应视为每个牙根有一个根管,但近年来并非如此,因为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各位专家学者通过数年来的离体牙局解观察发现,每个牙根不但有主根管,而且还有附根管、侧附根管,甚至还出现了千姿百态的根管之间的互相吻合形态。 侧副管 lateral accessory ·管间吻合(intercanal anastomoses) 发自相邻根管间的交通支 ·根管侧支(lateral canal) 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 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 ·根尖分歧(apical ramification) 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 ·根尖分叉(apical furcation) 根管在根尖分散成2个或2个以上的细小分支 此时根管不复存在 ·副根管(accessory root canal) 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 多见于磨牙 国内学者的根管分类 皮昕等将恒牙根管分为四型: 单管型:从髓室延伸至根尖孔为单一根管, 由1个根尖孔通出牙体外 双管型:从髓室延伸至根尖为2个分开的根管, 由2个根尖孔或合并成1个根尖孔通牙体 外 单双管型:1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