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VIP

[2017年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作业1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和意义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表示对象。2、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介词,表示行为对象3、卫太子为江充所败。介词,表示被动。4、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动词,变成。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助动词,表示被动。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助动词,表示被动。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语气词,与何组成固定格式“何……为”8、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介绍比较的对象。10、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1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处所。1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助动词,表示被动。13、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动词,遭受。1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副词,仅仅,只是;是:指示代词,这15、树成阴而众鸟息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1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不必为之辞”。指示代词17、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代词,这样18、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疑问词,怎么能。19、之二虫又何如?用作定语,只指示、不称代,这20、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此其所以败也。代词,与“以”结合,表行为发生的原因。21、吾知所以距子矣。代词,与“以”结合,表行为发生的处所。二、解释下列词意义,说明与现代汉语中词性是否相同。(一)莫:1、疑问代词,没有谁,不同。2、疑问代词,没有什么,不同。(二)或:1、无定代词,不同。2、无定代词,不同。(三)是:1、指示代词,这样,不同。2、指示代词,这,不同。3、判断词,正确,对,相同。(四)非:1、动词,非难,不同。2、形容词,不正确,相同。3、动词,责怪,不同。4、副词,表否定,不同。(五)以:1、连词,表关联,不同。2、副词,将近,不同。3、动词,认为,相同。4、介词,凭借,不同。5、连词,表原因,不同。6、介词,表时间。三、说明下面字的意义1、竟:副词,终于。2、少:副词,稍微。3、颇:副词,稍微。4、特:副词,但,仅仅。5、稍:副词,逐渐。6、既:副词,已经。7、第:程度副词,但,只。8、但:范围副词,都。9、曾:情态副词,竟然。作业2一、解释下列名词1、文体:文章的体裁、样式。2、封事:关涉机密政事,防止泄漏,使用皂帛作囊封板,所以叫“封事”。3、檄文:是诏令的一个附件,多用于征召、晓喻、申讨,属军用文书。4.箴铭:用于规戒的文章。5、奏议: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公文。6、编年体:以时间为经,历史事件为纬的一种编排体裁。7、诏令:是皇帝写给臣下的书信,命令。8、箚子:就是札子,用于臣子给皇帝解答某问题。9、行状:提供给礼官为死者议定谥号或提供史官作立传的资料。10、骚赋:摹拟《楚辞》而写的赋。11、文赋:散文化的一种赋体,是在唐代古文运动推动下产生的。12、纪传体:集中全面地描写历史人物的一种体裁。13、骈文:在辞赋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14、对策:皇帝就某一问题要求臣子回答。15、颂赞:歌颂赞扬的文章。16、古赋:骚赋以外的喊赋。17、墓志铭:为了长久地悼念死者所刻的碑文。18、记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把某一专题的记录集中起来。三、解释下列术语1、传:传述的意思,传述经文的文义。2、正义:也叫“疏”,唐人采用的一种注经兼通汉人注解的新方法。3、疏:也叫“正义”,唐人采用的一种注经兼通汉人注解的新方法。4、笺:表识的意思,指读书时有所顿悟用笔标识在一侧。5、注:是注释的通称,取义于灌注。6、章句:每章之后用韵语写成的“章旨”,总括全章大意。7、集解: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8、曰、为、谓之:用来释义的,而且是用来区分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9、谓:被释词置前,解释词放后,常以具体解释抽象,以分体解释总体。10、犹、犹言:一般用于近义词作注,或引申义解释本义。11、貌、之貌:一般用于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表示某种情貌,被释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12、读为、读曰:注明音读的,一般用本字注明假借字。13:之言、之为言、之犹言:一般用音义相同的词语来训释。14、读如、读若:用来注音的,但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三、给下列古文加标点,并说明黑体字意义,在句中作用或用法。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君”、“臣”、“父”、“子”是名词活动动词,意为“做好国君的本份,做好官员各自的本份,像个父母,像个子女”的意思。2、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obao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