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第二章 古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章节目录;历史渊源——古为今用;世界眼光——西为中用;第一节 思想渊源;历史演进路线 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时间:前170万年——前21世纪——前221年至1911年 社会结构:群居(原始群、氏族公社、血缘、亲缘、禅让制、尧舜禹、中国原始社会部落民主推选首领制)——国家、政权、夏商周——稳定的王朝世袭制、家天下、封建制度 ;1、原始社会的福利思想;补充资料:《古代社会》;《古代社会》分四编: 第一编“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概括地叙述了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认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编“政治观念的发展”,指出人类社会有两种组织方式,原始时代是以氏族、部落为基础的氏族制度社会组织,文明时代的阶级社会是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社会即国家,认为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途径。 第三编“家族观念的发展”。人类自脱离了原始杂交状态之后,经历了顺序相承的婚姻、家庭形态:血缘(婚)家庭、普那路亚(婚)家庭、对偶(婚)家庭、父权制家庭(特殊形态)和一夫一妻制家庭。 第四编“财产观念的发展”,指出是私有财产导致奴隶制和国家的产生。;2、先秦以后的社会福利思想流派;在商朝开国之主成汤时对民的重要性已有所认识,商代统治者一再强调尊崇上帝、“恪谨天命”,从而采取了不同于夏桀的利民、保民之策; 商代中兴时期的君王盘庚,指出要顺民之欲、施德于民,“罔不惟民之承”、“式敷民德”; 周文王奉行惠民、保民之策,力行仁政,“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用咸和万民”,得到民众拥护,从而国力日趋强盛,为武王翦灭商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武王时期,大力提倡爱民、保民的民本主张,“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在大一统封建帝国建立以后,历代皇帝在贩贫恤患方面未尝有所懈怠,这以历代会要的记载中可以观知。如:汉文帝时,“ 赐天下孤寡布帛絮” 。汉武帝时,“ 遣渴者存问至赐,鳏寡孤独帛人二匹,絮三斤。”南朝梁武帝时,诏“ 孤老鳏寡不能自存者,咸加振恤。” 虽然近世以前的这些救济未曾作为一项制度、一种政策固定下来而带有临时救济的性质,但已经形成一种传统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并且在宋代以后终于成为国家的一种制度。;(2)儒家的“仁政、忠孝”思想 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是“仁”,即“仁者爱人”。尽管孔子的“仁者爱人”不能等同于西方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博爱,但普通社会公民未必不包括在内。在很多场合,孔子强调“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养民也惠”。他认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行为,应称为“圣”,即便先贤圣王尧、舜也很难做到。因此在孔子的心目中,“博施济众”应是有着为仁、为圣理想的帝王们最终的追求。 ;孔子表述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篇)。 他认为,只有调均, 才能维护社会稳定。这一思想,汉代的董仲舒作了更为直白的阐述。他认为,西汉中叶官僚地主对百姓的疯狂掠夺造成了贫富悬殊和民不乐生,这是当时社会“难治”的根本原因。要使社会“易治”,就必须实行调均。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致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致于忧。这一思想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思想基础是无庸质疑的。;(3)墨家的“兼爱、尚同”思想 墨子尖锐的揭露与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主张建立一个“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的理想社会,“使民之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墨子提出人们相互之间应“兼相爱,交相利”。 “兼相爱”就要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一国之君应该对老百姓“饥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埋葬之,”使“老而无妻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依放,以长其身”。 “交相利”,就是要“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人,崇尚自力更生,从事农业劳动。并在劳动中总结经验,钻研学习,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儒家人,崇尚道德,但却拒绝劳作。所以孔子有“君子远庖厨”的话流传至今。儒家起源于春秋,而墨家起源于战国,二者相比,儒家在前。如果儒家的思想暂且归纳为:让世界充满爱,所以会结盟,会团结很多人成为一个团体。而墨家追求的是“独善其身”,所以大多都喜欢单打独斗。;侠客行;(4)道家的“小国寡民”和平均思想 在《老子》第八十章中,描绘了一种“小国寡民”的理想化社会:“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针对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现实,《老子》“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