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遗产导论期中作业.doc
中国文化遗产导论期中作业
题 目:家乡文化遗产之奉国寺
姓 名: 杜慧颖
班 级: 10对外汉语1班
学 号:
指导老师: 陈智慧
日 期: 2013年4月27日
摘 要:奉国寺坐落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境内,在义县城内东街路北。创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初名咸熙寺,后易奉国。原建有山门、伽蓝堂、东西廊庑、东山乘阁、西弥陀阁、观音阁、大雄宝殿、法堂等。奉国寺内大雄殿内‘七尊佛祖’并列一堂,而佛祖释迦牟尼偏居其间,为佛教界独一无二,有‘古刹千年神州第一殿,列坐七尊华夏无二家’的美称。大奉国寺,位于塞北佛乡、神奇义县古城东街,始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是世称释迦牟尼转世的辽朝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太后(萧绰)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院。初名咸熙寺(因供奉七尊大佛,又称大佛寺或七佛寺),金代改称大奉国寺,是国内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其标志性古建筑——大雄殿是古代遗存最大的佛殿,堪称为世界之最,殿内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大奉国寺始建时建筑规模宏大,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碑刻记载:“宝殿穹临,高堂双峙,隆楼杰阁,金碧辉焕,潭潭大厦,楹以千计。非独甲于东营,视佗郡亦为甲。”元大德七年(共元1303年)碑刻记载:“宝殿崔嵬,俨居七佛,法堂宏敞,可纳千僧。飞楼曜日以高撑,危阁倚云而对峙。旁架长廊二百间,中塑一百贰拾贤圣。可谓天东胜事之甲。”
现今,大奉国寺占地5万余平方米,现保存完好的有外山门(重建),清代的内山门、牌楼、钟亭、碑亭、天王殿及辽代的大雄殿和殿内遗存的众多文物,是集古建筑、绘画、考古、佛教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于一体的古代寺院。
寺内主体建筑大雄殿及寺院整体,上乘唐代遗风,下启辽、金等寺院布局,是辽金寺院中最具典型的例证。其中,大雄殿是辽代佛教建筑的最高成就,代表了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对此,建筑学家梁思成赞誉为“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宝物”,文物专家杜仙洲称“大奉国寺大雄殿木构建筑,千年仍平直挺健,是中国建筑史一项极为光辉的成就”……古建筑史学家曹讯也说“大殿九间是佛教建筑顶了天的极限。全国古刹千百座,大奉国寺大雄殿是穷极伟丽的”。
大雄殿筑于高3米的台基之上,为五脊单檐庑殿式建筑,面阔九间,长48.2米,进深五间,宽25.13米,高达21米,建筑面积1829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大的单层木结构建筑,被誉为“中国第一大雄宝殿”。
殿前开七门,殿内主供七尊大佛为辽代所塑,左起依次为迦叶佛、拘留孙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拘那含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宏伟壮观、精神超逸,皆端坐于须弥座上,通高9米以上。尤以正中的毗婆尸佛最高,合座高达9.5米。因“过去七佛”并列一堂,佛祖释迦牟尼偏居其中,为佛教界独一无二,故又称“佛祖道场”。诸佛像高大、庄严、俊秀,历尽千年沧桑,仍然保存完好,在国内外佛教界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另外,每尊佛前左右各有一胁侍菩萨相对而立,高2.5米,共14尊。诸菩萨或仰或俯,或斜立平视,两足各踏莲花一朵。宝相庄严,栩栩如生。殿内的三面墙上都绘有壁画,东西两墙为元代作品,正面墙上原画十八罗汉,是明代时期的作品,上世纪80年代修缮时被揭取下来,现保存在大殿后面。契丹族的佛教信仰起于唐末,当时耶律阿保机统一邻部,为了持续扩大自己的影响,便有意吸收内地文化,以收揽汉人。据说早在公元902年,在龙化州(今西拉木伦河以南敖汉旗)地区已经开始有寺院兴建。
公元927年,辽人的首领迁徙信奉佛教的女真族渤海部僧人崇文等五十人到当时都城西楼宣传佛教,还特意修建天雄寺安置僧人,并作为传教的场所。寺院建成后,皇族经常前往礼拜,并举行祈愿、追荐、饭僧等佛事,之后,佛教的信仰就逐渐流行于宫廷贵族之间。 公元1020年,耶律隆绪开始在古宜州(即义县)兴建奉国寺。古宜州是耶律隆绪母亲萧太后的故里,在当时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理作用,统管着今天的锦州、阜新等广大的领地,是渤海滩涂以北最便利最发达的交通枢纽,也是辽朝皇帝大臣朝拜医巫闾山的必经之地。
奉国寺建成后成为皇族和皇亲国戚降香朝拜、祈福的专用寺庙。寺院雄伟壮观,到处彰显皇家的气派和庄严,渗透着佛祖道场的神威。 据说一日,在金銮殿内听众臣议事的耶律隆绪居然坐在龙椅上睡着了。鼾声传来,令众大臣面面相觑。在圣宗皇帝沉睡的鼾声衬托下,大殿内越发显得无比的安静。过了好一阵,坐在龙椅上的耶律隆绪睁开了双目,严肃说道:“众位爱卿,刚才在睡梦中,佛祖托梦给我,让我在宜州为佛祖建造寺院来供奉七佛。”
还有一个民间流传比较广泛的版本说,奉国寺建于萧太后在位时期。当时这位传奇太后筹集了数十万两白银修建寺院,以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