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曲词之美

剧本结构 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二、元杂剧的一般常识 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 ”(读音为gōng shāng jiǎo zhǐ yǔ ),以宫为主的调式称为“宫”,其余称为“调”,合称“宫调”。 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如《长亭送别》用《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二、元杂剧的一般常识 曲牌:俗称“曲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然属于同一宫调,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押韵,讲究对仗。 楔子: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用在折与折之间,用以衔接剧情,相当于过场戏。 二、元杂剧的一般常识 二、元杂剧的一般常识 对白,是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对话; 带白,是唱曲的过程中偶尔插入的几句说白; 元杂剧的一般常识 插白,是主唱的角色在唱曲时,另一角色插入的几句说白; 旁白,是剧中人物对话时,要表明自己的心事,而又不能让对方知道所采用的方式。现代戏曲也称之为“打背弓”。 二、元杂剧的一般常识 分白,是二人各自道白,而所说的内容又是彼此有关系的。 科范,是元杂剧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效果等的舞台指示 。 二、元杂剧的一般常识 人物:旦,女角。末,男角。洁,和尚的别称,课文中指长老。 三、整体把握 《西厢记》突破了元代杂剧一本四折的形式,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长亭送别》共十九支曲文,按照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场面。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别张生时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送别途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幺篇】【快活三】【朝天子】 三、整体把握 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惜别目送:【一煞】【收尾】 在四个场面中莺莺的情感变化:痛——恨——怕——念 四、曲词赏析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霜林醉:经霜的叶子像醉酒的颜色一样红 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端正好】是怎样情景交融的? (1)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作者如橼之笔,由头顶之天至脚下之地,从耳边之风到眼中之归雁、经霜的红叶,大块设色,融情于景,只捕捉几样形象,稍加点染,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后两句是莺莺的自问自答,使得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其中“染”“醉”两个字,极有分量。这个“染”字,把泪水和霜林贯穿起来,使无情的树木带上了感情色彩。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儿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却告了相思迴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归去,这里指离别。疾:快,早。玉骢:青白色的马,这里指张生骑的马。系:系住。不得:不能。倩:这里作“请”、“央求”解释。迍迍:行动迟缓,走得慢的样子。破题儿:开头的意思。钏:手镯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揾泪做重重迭迭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地寄。 熬熬煎煎:就是熬煎、煎熬。这里形容愁绪难遣,忧心如焚的痛苦感受。 靥儿:原指嘴边的酒窝,这里指女子在脸部,额头、腮边那样一种的美容妆饰。 则索:是只得的意思。后面“索与我牺牺惶惶的寄”一句中的“索”,是应,要,须的意思。解释略有不同。兀的:是“这”的意思。“兀的”同“不”字连用,则表示反诘的语气,表示“这岂不”“这怎么不”的意思。“也么哥”这是元曲中常用的句末衬字,也有表示语气的作用。“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就是“这怎么不闷杀人啊”。 恓恓惶惶:匆忙不安的样子,这里作“急忙”,“赶紧”解。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斜签着坐地,这里指张生侧身半坐,封建时代晚辈在长辈面前不能坐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