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计算机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课计算机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

第4章 计算机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 4.1 网络协议 4.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3 TCP/IP参考模型 4.4 TCP/IP协议 4.1 网络协议 所谓网络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网络协议一般由语法、语义和时序三要素组成。 1.语法 协议的语法是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它定义了如何进行通信的问题,即对通信双方采用的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进行定义。 2.语义 协议的语义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3.时序 协议的时序(又称定时)规定事件实现的顺序,它定义了何时进行通信,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等。 4.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2.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4.2.2 OSI参考模型 4.2.3 OSI模型的优点 4.2.4 OSI模型的分层的原则 4.2.5 OSI模型的各层功能 4.2.6 OSI模型的信息流动过程 4.2.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1.网络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结构的层次性和层次的结构性。其层次的划分是按照层内功能内聚,层间耦合松散的原则。 4.2.2 OSI参考模型 开放系统互连(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标准化开放式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又称ISO/OS参考模型。 4.2.3 OSI参考模型的优点 采用OSI参考模型的优点如下: ① 它是一种将异构系统互连的分层结构,提供了控制互连系统交互规则的标准框架。 ② 它定义了一种抽象结构,而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 ③ 同系统上的相同层的实体为对等实体,同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由该层的协议管理。 ④ 每层完成所定义的功能,修改本层的功能并不影响其他层。 ⑤ 一个系统内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协议定义了基本操作和低层向上提供的服务。 ⑥ 所有提供的公共服务是面向连接的或无连接的数据通信服务。 4.2.4 OSI模型的分层的优点 ① 层次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② 应在接口服务描述工作量最小、穿过相邻边界相互作用次数最少或通信量最小的地方建立边界。 ③ 每一层应该有明确定义的功能,这种功能应在完成的操作过程方面,或者在涉及的技术方面与其他功能层次有明显不同,因而类似的功能应归入同一层次。 ④ 每一层的功能要尽量局部化。 ⑤ 以往经验证明是成功的层次应予以保留。 ⑥ 考虑数据处理的需要。 ⑦ 每一层只与它的上、下邻层产生接口,规定相应的业务。 ⑧ 当进行数据处理和相互通信时,当对应接口对标准化有好处时应建立边界。 4.2.5 OSI模型的各层功能 1、物理层 (如何利用物理媒体走每一步) (1) 物理层的特性 物理层建立在通信介质的基础上,作为系统和通信介质的接口, 向下提供与通信介质的物理连接,定义这种连接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以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实体之间的物理连接, 向上提供数据链路实体间的透明比特流传输。 (2) 物理层接口标准模型 如下图所示,物理层协议定义了硬件DTE到DCE的接口的一系列标准(包括电平,比特周期,单/双工,应答方式,接口形状与尺寸, 线头数和功能)。如EIA-232-D,RS-499,X.21等. 2、数据链路层 (每步如何走) 数据链路---由实现协议的软硬件加到物理链路(Link)上,构成可传输帧的数据链路(右图) 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将从物理层来的原始数据打包成帧,并通过链路管理,帧传输,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数据帧的无差错传递。 基本服务:透明传输; 链路管理;帧同步;差错检测与控制;流量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寻址。 4.2.6 OSI模型的信息流动过程 4.3 TCP/IP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仍然采用层次结构,共分为四层: 1、网络接口层: 该层定义通信主机必须采用某种协议连网.如局域网可采用IEEEE802.3以太网协议,2.5令牌网协议;广域网可采用PPP(Point-to-Point),帧中继,X.25等。 该层接收来自网络物理层 (TCP/IP未定义, 实际上插在主机中的网络接口板上的软,硬件实现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的数据帧,并转换为IP数据报交网络互连层。 4.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4.1 TCP/IP协议概述 4.4.2 Internet网际协议(IP) 4.4.3 TCP/IP的配置 4.4.4 TCP/IP测试 4.4.5 下一代的网际协议 4.4.1 TCP/IP协议概述 TCP/IP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