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园艺学第十七课.pptVIP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物学园艺学第十七课

更多资源 朱载堉: 钢琴理论的鼻祖。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他一生淡泊爵位,笃志科学文化研究。 提起钢琴,人们很自然就会想到现代钢琴王子理查德演奏的悠美、激昂的世界名曲,孰不知,有着4O0多年历史的钢琴和所有琴键乐器的制作发明,却是按照“十二平均率”来调音的。“十二平均率”在几百年前就被西方喻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它的发明人就是朱载堉。他隐居在山水乡间,融入民间音乐和乡土文化,被世人赞誉为“让国高风”的“布衣王子”。在封建社会,“辞爵让位”是千古称颂的美谈。朱载堉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居土屋,眠草茎,以“卧薪尝胆” 自勉,专心攻读,勤奋笔耕,以致他在音乐史上为中国律学史创建了十二平均律,几百年前就被西方喻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后来被认定为国际通行的标准音调 。要理解其中的含义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计量学以及声学、律学的知识。也正是因为它的冷辟和深奥,不为一般世子阶层所知,长期以来 中国 历史界也很少关注。朱载堉创建的十二平均律在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传入西方,直到十八世纪前半叶,德国作曲家巴赫才分别于1722年和1744年创作了上下两卷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使十二平均律发挥到极致作用,以创作实践证明了这个律制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此以后,十二平均律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被人们普遍接受,而巴赫的钢琴曲也成了划时代的作品,十二平均律的种子是在中国土地上萌芽的,却在欧洲开花结果。十二平均律的发明和运用,开创了世界音乐史的新纪元,许多伟大的音乐家及其大批划时代的作品,都受到了十二平均律的影响。 ??沧海桑田薪火传,万古乐魂自芬芳 朱载堉不仅是近代音乐理论的先驱,也是近代科学的开拓者。他在广泛的科学领域里取得了非凡的成果,为我国夺得了多项世界第一:第一个创建了十二平均律理论;第一个制造出定音乐器——弦准;第一个用珠算进行开方;第一个创立“舞学”,并为这一学科规定了内容大纲。 在徐霞客出世的二年,即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又诞生了一位出类拔萃的科学家,他就是宋应星。随着他的著作《天工开物》的流传,他的名字也驰名世界。宋应星(1587—1661)中国明末科学家。江西奉新县人。28岁考中举人,名列第三,作为举人,他屡赴京赶考,未中进士, 均名落孙山,从此求取功名的欲望逐渐淡薄,决心专心治学。他为自己的书房题名为「家食之问堂」,所谓家食之问,意思是关于家常生活的学问,寓意甘愿在家当老百姓,研究有关国计民生的学问。英国学者李约瑟,称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他广泛接触农民和手工作坊工人,于明末崇祯十年(1637年)出版了图文并茂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中国封建社会,民间工艺技术被认为是“雕虫小技”,一般读书人看不起。宋应星却把它看作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宝贵财富,——记录在《天工开物》中,成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名著。西方曾以《中华帝国古今工业》为书名,将它译成外文出版。《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冷浸田使用骨灰蘸秧根,是我国使用磷肥的最早记录;利用不同品种蚕蛾杂交而生出“嘉种”,是我国利用杂交技术改良蚕种的最早记录。书中记载的精巧复杂的提花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记载的锌的冶炼技术在世界上是最早的。 该书用很大的篇幅分门别类,有系统、有重点的介绍了冶铁、炼锌、金属加工、染色、制盐、造纸、陶瓷和制糖等工艺技术。它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书中详细记述了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到十七世纪中国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情况。其中不少是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工艺技术和科学创见。该书十七世纪传入日本,十八世纪传入欧洲,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然而,民国初年,有人去查《天工开物》的书。便到北京各个大图书馆去寻找,结果一无所获;又去询问各藏书家,也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本书。由此可见,在经过满清将近三百年的统治之后,《天工开物》已经彻底从中国“销声匿迹”了,连知道这本书名字的人几乎都没有。后来这个人偶然在一个日本朋友家里发现这本书的日文版,于是他又到日本图书馆去查阅,竟然发现这本书还有英、俄、德、日、法等国的翻译本,而且法国还有全译本。据说当年法国皇帝拿着这本书,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以致将它深藏于皇帝文库中。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惟独中国没有这本书。后来他在法国国家图书馆里找到了《天工开物》明朝的最初原刻本,然后按照这个原刻本,《天工开物》才在中国又广为印行,重见天日了。由此可见,清朝的文字狱有多么“兴旺发达”啊! 徐霞客远游探险 在江阴地方有个青年,不满朝政腐败,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却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 明末江阴(今属江苏)人。少年好学,喜读奇书,博览古今史籍、图经地志。二十二岁起弃科举业,受母鼓励,毅然背起了行囊,不避风餐露宿之苦,不怕葬身丘壑之险,三十四年的时间,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