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谷(Tycho)天文体系的先进性问题——三方面.doc
第谷(Tycho)天文体系的先进性问题——三方面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16世纪末耶稣会传教士接踵来华,以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作为打人中国上层社会的主要手段之一,获得很大成功。在他们传播的科学知识中,以天文学最为重要。这是因为,天文历法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有特殊的政治地位。①正是通过参与修撰历法和主持皇家天文机构钦天监,才使耶稣会士打通了进入北京宫廷的“通天捷径”。
对于耶稣会士在中国传播西方天文学的动机,已有许多论述。认为这是一种帮助传教的手段,基本上可成定论。但动机和效果并不是一回事。对于耶稣会士在华传播西方天文学的客观效果,学者们意见很不一致。这一问题近来逐渐受到重视,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主张“由于他们的活动形成了中国与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的早期接触”②,因而应该肯定他们的功绩。另一种则是流行已久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耶稣会传教士的阻挠,直到19世纪初中国学者(阮元)还在托勒密体系与哥白尼体系之间徘徊”③,并进而论定:“近代科学在中国当时未能正式出现,那阻力并不来自中国科学家这方面,而来自西方神学家那方面。”④
然而,评价一种活动的客观效果,不应该只从这种活动的动机出发,更不应该从某些现成的、未经深入考察过的观念出发,想当然地作出结论。
由于耶稣会士恃以打通“通天捷径”的西方天文学是以第谷天文体系为基础的,在清代成为中国“钦定”官方天文学的也正是第谷天文体系,因此我们不得不对第谷天文体系予以较多的注意。这一体系在国内近几十年来一直被视为“陈旧落后”的,是对哥白尼日心体系的“反动”和“倒退”。这种说法流传甚广,被许多人视为定论,并且由此论断第谷天文体系在中国的客观效果——“阻挠”了中国人及早地接受哥白尼学说,乃至“阻挠”了中国天文学走上现代化之路。对于这种“阻挠”说,笔者已有另文论证其难以成立⑤,但第谷天文体系的先进性问题仍然尚待解决。本文打算从三个方面入手来考察这一问题。
此外,在评价一个历史事物是“先进”还是“落后”时,哪怕只是稍微进行一下较为深入的推敲,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脚下的台阶是多么不稳。因此本文的尝试对一般的史学研究或许也不无些微参考价值。
二、先进的时间性
哥白尼的日心说正式发表于1543年(De Revolutionibus),今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评价它,断定它先进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依据什么判据断定它先进,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详见本文第三节),但当时的欧洲学术?界却并不作如是观。而且,当时学者们怀疑日心说不是没有理由的。
日心地动之说,早在古希腊时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就已提出,但始终存在着两条重大反对理由。哥白尼本人也未能驳倒这两条理由。第一条:如果地球绕日公转,为什么观测不到恒星周年视差?而这是地球公转的必然结果。哥白尼本人也只是用强调恒星遥远来回避这一困难。⑥但要驳倒这条理由,只有把恒星周年视差观测出来,而这要到十九世纪才办到(F.undi,1588),试图折衷日心说和地心说。尽管伽利略、开普勒等人不赞成,但第谷体系在当时和此后一段时期内还是获得了相当一部分天文学家的支持。例如N.Reymers的著作(Ursi Dithmarsi Fundamentum astronomicum,1588),其中的宇宙体系几乎与第谷的完全一样,第谷还为此和他产生了体系的发明权之争。又如丹麦宫廷的“首席数学教授”、哥本哈根大学教授K.S.Longomontanus的天文学著作(Astronomia Danica,1622),也完全采用第谷体系。直到J.B.Riccioli雄心勃勃的著作(Neagest,1651),仍然明确主张第谷学说优于哥白尼学说。该书封面图案因生动地反映了的观点而流传甚广:司天女神正手执天秤衡量第谷体系和哥白尼体系,天秤表明第谷体系更重,至于托勒密体系则已被弃于地下。
当时学者们认为第谷体系优于托勒密体系,同时也足以与哥白尼体系一争长短,这是有客观依据的(详见本文第三节)。在修撰《崇祯历书》前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当时欧洲天文学界人士看来,哥白尼学说并没有今天看来这样先进,第谷学说也没有今天看来这样落后。这是当时的客观情况。我们不应该把后人从历史高度得出的认识作为标尺去苛求前人,前人如未能达到这样的认识水平,即以“反动落后”斥之。
三、先进与否因判据而异
这一点对我们讨论的问题至关重要。许多讨论都因忽略了这一点而误入歧途。
我们今天认为哥白尼学说先进,主要是用了“接近宇宙真实情况”这一判据,但是,这一判据显然只有我们后人能用。因为现在我们对宇宙,特别是太阳系的了解已经大大超越了那个时代,我们把今天所知的情况定义为真实,回头看前人的足迹,谁更接近些,方可谈论谁先进。而当时的人们尚在到底是地心还是日心争论不休,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模型”,因而不可能使用这一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