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人教版 教师用卷.docVIP

:第十四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人教版 教师用卷.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历史卷(十四)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政府外交官员刘锡鸿在参观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时记述:“入门右首,则林文忠公像也……文忠前有小案,摊书一卷。上华文,下洋文。夫文忠办禁烟事,几窘英人;然而彼固重之者,为其忠正勇毅,不以苟且图息肩也,可谓知所敬。”文中的“文忠”指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王韬 2.魏源扮演了两个角色:“他是黄昏的猫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魏源尽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分内的职责。”对于材料中“职责”理解不正确的是 A.编纂《海国图志》,详实介绍西方历史地理 B.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向西方学习 C.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促进思想解放 D.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3.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考查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李鸿章此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B.践行中体西用思想 C.弘扬儒家思想文化 D.融合中西文化精髓 4.李鸿章在1896年出访欧美大国时说:“……泰西格物之功效,致力之材能,某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他日身归故国,后半生无涯之大事,将重整其旗鼓,忝颜而将中军;且较诸前半生之仅效微劳者,冀于中国尤有裨益。”这段话说明李鸿章 A.坚持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B.认识到了封建制度的腐败 C.吸取甲午战争失败教训 D.固守“中体西用”的观念 5.郑观应在《盛行危言·序》中说:“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该材料说明郑观应认识到 A.政治改革的重要性 B.中体西用的落后性 C.“西学东渐”的必然性 D.资本主义的先进性 6.“□□□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可以断定“□□□”处应该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激进派 7.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说:“请即定立宪为国体,预定国会之期,明诏布告天下。然宪法、国会条例至繁,尚待选集,取资各国。今未开国会之先,请采用国会之意:一曰集一国人才而与之议定政制,一曰听天下人民而许其上书言事,臣今敢以报尧舜之君者,在此二者而已。”由此可见,康有为所倡导的是 A.开明君主制 B.英国式的“虚君”制 C.共和制 D.君主主权下的议会制 8.严复在《辟韩》中指出:“夫自秦以来,为中国之君者,皆其尤强梗者也,最能欺夺者也。”“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正是他们这伙大盗,“坏民之才,散民之力,漓民之德”。严复尖锐批评的是 A.闭目塞听和愚昧无知 B.君主的德行与政策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9.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指出:“文学渊博者为士师,农学熟悉者为农长,工程达练者为监工,商情谙习者为商董,皆就少年所学而任其职。”这属于他所提出的中国富强的“四大纲”之中的 A.地尽其利 B.人尽其才 C.物尽其用 D.货畅其流 10.1915年的《今日之教育方针》中指出:“今日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解国家之意义……人生真相如何,求之古说,恒觉其难通;征之科学,差谓其近是……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非执政之私产也。”材料中的教育方针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11.陈独秀在《我之爱国主义》一文中,提出了“勤”“俭”“廉”“洁”“诚”“信”六大道德要求,认为“此数德者,固老生之常谈,实救国之要道”。由此可见,陈独秀对待儒学的态度是 A.肯定儒学的合理成分 B.全盘否定儒家伦理观 C.抛弃儒学的伦理道德 D.全面倡导西学价值观 12.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民》一文中指出:“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生活的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材料说明了 A.政治革命的紧迫性 B.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C.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D.“三农”问题的艰巨性 13.下列各组人物,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是 A.魏源、梁启超 B.李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