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课冰川的地质作用
冰川的地质作用
§1.概念
一、冰川——陆地上终年缓慢移动的巨大冰体。
现代地表陆地面积约有1/10被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两极及中低纬的高山地区。
全球冰川若融化,可成m3的淡水,占全球总淡水资源的)85%, 如注入海洋可使海面上升65米。
因此,研究现代冰川,利用冰雪融化可直接为人类提供水源,古冰川的研究则可子解古气候及古地理的变化情况。
二、冰川的形成
积雪 冰川冰 冰川
1.终年积雪区——年降雪量年融化量的地区,地面雪终年不化,并逐年积累,形成终年积雪区。
主要分布在两极及中、低纬的高山地区,这里气温0°C,大量的降雪则终年积雪,气温是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的,这里山坡上某个高度年降雪=年消融理,这个高度月雪线。
2.雪线——终年积雪区的下界。
终年积雪
雪线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1)气温:成比,一般赤道 两极 高度降低。
非洲赤道附近雪线海拔5700——6000米 北冰洋 0米
(2) 降水量:雪线最高的地方不在赤道,而在纬度20°-25°地带。
(3) 地形: 陡-雪线高; 缓—雪线低
东南坡(阳面)高
西北坡(阴面)低
3、冰川冰的形成
三、冰川的类型
按冰川发生的形态规模及所处的地球条件分:
大陆冰川(冰盖、冰盾——分布在两极)
特点:
1°面积大,可达几百万km2 280万km2 最厚3200m
2°冰层厚,中部上千米,中原四周薄,呈盾形。南极125/cm23000m
3°运动不受地形影响,由于压力使中心向四周缓慢运动。
山岳冰川——高山地区各咱形态的冰川。
特点:
1°规模小
2°冰层薄
3°形成和运动主要受地形影响和限制。
冰斗冰川——积雪盆地象转椅,只有一个缺口,其余都是陡峭的后壁,后壁冰冻风化强烈。壁崩塌,造成雪崩,冰斗扩大积雪增加,形成冰斗冰川。
山谷冰川——顺山谷流动的狭隘长冰体,是山岳冰川的主要形式。常常在冰斗冰川的缺口处连接至山谷,使冰斗冰川成为山谷冰川的补给来源。
发育成熟者分:补给区,流动区、冰舌、冰前,山谷冰川也可向河流一样由几个支冰汇集为主冰川。
悬冰川——山坡洼地,小沟槽中的冰体
四、冰川的运动特点---------固体流
运动原因:
重力:山岳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向低流动。
压力:大陆冰川,中部原压力大,向四周压力小方向流动。
运动速度缓慢:通常肉眼难以观察冰川的运动,现冰川通过打桩来观察桩位的变化。
1959-1960 珠峰北坡 V=M-129m/y
南极的大陆冰川 V=25M/y
冰体从南极大陆的中部运移到海岸需10万年。
冰裂隙:由于冰体与冰库之间的磨擦阻力,使得各冰层的地运动速度有差异,两侧速度慢,中部速度快。由冰川是固体流,在表面产生许多冰裂隙,气温暖时,具冰裂隙的冰体发生差异融化,裂隙处融化快,形成冰塔、冰牙、冰磨等奇特现象,随气温进步转暖则消失。
§2.冰川的剥蚀作用
一、.冰蚀的方式
(一)挖掘作用
冰川以冰床基岩中挖出粗大岩块的作用。
机理:冰床基岩(尤其是岩性软的基岩)在冰体的巨大压力下,产生许多裂隙,强烈的冰冻风化作用使裂隙增大,冰体嵌入,当冰川运动时,带走岩块。
类似于河流的下蚀作用
结果:加深冰床,增大纵比降。
(二)锉磨作用
冻结在冰体内的石块,流动时对冰床基岩进行刻划锉磨,使岩石破坏,同时本身也遭受磨蚀的作用过程。
磨蚀可将岩石磨成粉未状,岩粉又可作为磨料,使其岩的磨蚀面变得很光滑——冰溜面。
冰川流经的基岩表面,常保存有长短不一,粗细不匀的擦痕,称冰川擦痕。
冰川擦痕和冰溜面是鉴别古冰川的重要依据。
二、冰蚀地貌
冰蚀谷:直而宽、深而陡的“U”形。
挖掘、磨蚀作用使冰床加深加宽,锉磨使冰床突起的基岩
磨平,横剖面“U”形。
悬谷——支冰川汇入主冰川时,由于产冰川蚀蚀能力强,谷底深支冰川饱蚀能力弱,使支冰川的谷底高于主冰川的谷底。悬谷中冰川融化后可形成壮观的瀑布。
刃脊和角峰
刃脊—两个相邻冰川不断扩大,中间形成陡峭山脊(类似于河
流分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市场管理规范.doc VIP
- 癫痫病人的围术期麻醉管理.pptx VIP
- 特殊教育概论第二版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银屑病的治疗》课件.ppt VIP
- 2023年下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全套教案.doc VIP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pptx
- 中建七局《准代建模式EPC项目策划总结交流材料》.pptx VIP
- 2025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运动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第2版)课件全套 甄久军 项目1--5 典型运动控制系统的认知与装调 ---伺服电动机运动控制系统的调试.pptx
- 成都高新区街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025年第一批次编外聘用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